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汉明大黄袍 >

第16章

汉明大黄袍-第16章

小说: 汉明大黄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锦州方向,吴襄统帅四万大军,和祖大成手下所谓的一万广宁屯卫,朝凌河城增援过来。吴襄摇头自嘲道:“这仗打的,被人牵着鼻子走。老天爷还真特么的听话说起雾,就起雾,还真给那个人面子。”
  副总兵宋伟上前问道:“总兵大人,这仗该怎么打?”
  “怎么打?往死里打!”吴襄喝道,“祖大成那边先是不会暴露的。我们必须猛攻,给祖总兵充分的时间!”
  “是!”
  雾霭蒙蒙,都看不清前方有什么。探子不断来回探路。
  “报!前方敌军!”
  “报!前方敌军!”
  “报!前方敌军!”
  吴襄神情一凛,“传令,准备列阵!战车准备!”
  “战车准备!”
  “战车准备!”
  吴襄大军缓步前行,估摸着差不多了。吴襄从腰间拔出宝剑,喝道:“杀!”
  “杀啊!”
  战事突起!吴襄大军喊声两天,震耳欲聋。几百战车配备着红夷大炮,开始发射。
  在百丈外的阿济格忽然从帐中步出,喝令道:“敌袭!全军集合!”要说这些草原的狗奴儿,也算是身经百战。立马翻上马,迅速集合。
  这时候,吴襄大军的红夷大炮已经打来。
  砰!
  直接在地上炸开了花,一些马上的骑兵,直接被炸地飞了天。
  ……
  “报!锦州方向打起来了!”
  祖大寿站在城西,隐约已经听到那大炮的轰向声。他的手扶着城墙,眼前一片雾霭,犹豫站得太久,头上已经背了露珠。他深吸了一口气,仿佛想用这湿润的空气,来润一润那久未发声的喉咙。终于,他似乎鼓足了勇气,喝道:“传令下去,全军将士,北上突围!”
  “得令!”
  何可纲整了整盔甲,当初被袁崇焕看重的三个人之一,这时候再次要杀赴战场了。他的大刀,早已经**难耐了。
  凌河城北边的城门缓缓落下,伴随着大门的咽呜声,马匹的蹄子开始不安分地踏动起来。何可纲看了一眼依旧站在城东头的杨帆,那个模糊的身影,笑了笑,心里默想着,此役归来,定要不醉不归!
  “冲啊!”
  一万兵马呼啸而出。在雾霭之中,他们的喊声恍若金石般贯彻天地。没有现代化的战争,就是这样,打得就是一个气势。他们的心中,都潜藏着杨帆播下希望的种子,他们的目光不是呆滞的,而是火热的。
  他们不是关宁铁骑,却胜似关宁铁骑。因为他们有梦,那是杨帆带给他们的梦。正如老洪所说的,打仗,哪有不会的。逼急了,拿着菜刀就上了。
  而大凌河的将士们,他们已经被逼得走投无路了。没有了粮饷,再不杀出重围,只能坐着等死,要么投降。


第三十七章 各怀鬼胎

  这场突如其来的战斗,打得所有人都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尘土飞扬,大雾茫茫。大伙都是眯缝着眼,到了三丈以内,才看清楚对方长什么样子。对吴襄大军来说,这对于他们是有利的。本来就擅长游骑作战的建奴、蒙古骑兵碰上这样的天气,也只能瞎猫碰耗子,毕竟看不清啊。
  吴襄打得郁闷,眼瞅着和阿济格的两万大军打得热火朝天。红夷大炮都对轰了好几轮了,终于看见了建奴游骑的影子,一个个灰头土脸地冲过来。接下来便是血的厮杀了。由于明军几**炮打出了气势,碰上一个个被炸得像阿三一样的土狗,大明的火铳再次来了一轮打压。这次是近距离的打压。
  所有的战车已经退到大军后方准备填装。火铳的威力远远不如那大炮,一些小铅弹搞上点火药,充其量也只有一百步的射程。好在效果比较好,尤其是穿甲的杀伤力,遏制住了骑兵的几波攻势。两边打得也有来有回。
  只是他就奇了个怪了,这左等右等,不见凌河城的祖大寿冲出来里应外合,呈夹击之势。难道自己这个大舅子已经饿死了?不过开弓没有回头箭,这时候要撤军,恐怕锦州都要不保。
  更加打得稀里糊涂的要算皇太极了。几波探子回报,大明的援军已经和阿济格的两万骑兵交上火了,而凌河城的一万关宁铁骑却往北边突击。让皇太极原本的算盘打了个空,只是不知道这往北突击到底是何意。
  他皱着眉,思索了很久。
  眼下三万精兵分别把守着东北南三个方向。代善那一万大军在南,他自己的一万大军在东,而莽古尔泰的一万大军则是在北。他现在有很多条路,一是支援城西的阿济格,二是北上包抄那一万关宁铁骑,至于第三,就是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正黄旗旗主走上前来,道:“大贝勒来报,是否前去增援阿济格?”
  皇太极问道:“阿骨打,你了解祖大寿这人吗?”
  阿骨打看了眼皇太极,道:“祖大寿此人骁勇善战,却极为保守。当初宁远、宁锦两战,皆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毫无冒进之举。”
  皇太极点点头,看向朦胧的北方,道:“你说这样一个保守的人,会如此冒进地带领一万铁骑北上,独留空城?”
  “可汗您的意思是……”正黄旗旗主瞳孔一缩。
  “他那一万铁骑一定还在凌河城!正准备本汗带着两万大军去追堵那些难民,然后从后包抄,杀本汗一个措手不及!”皇太极眼神凌厉,如此诡计,怎能骗过他?
  “按兵不动!令代善时刻注意城南动况。”
  “是,大汗!”
  站在凌河城城东的杨帆此刻已经手心都攥出了汗。
  噔噔噔,祖大寿跑了上来。“杨子,几波探子来报,城南、城西的两万金兵都纹丝不动。锦州方向,吴襄和那两万建奴已经交火快半个时辰了。那边还好说,可是老何带着那一万征兵可是危险了。坚持不了多久了。万一被识破,那三路大军可是会直取凌河城,我们现在已经是空城了!”祖大寿脸色惨白,他万万没有料到,这两万建奴竟然没有任何动作,死守着凌河城。
  杨帆的嘴唇颤动着,他已经渗出了冷汗。“老祖,我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
  “杨子,别吓我。”
  杨帆此刻语气已经不再带有任何的感情,只是平淡地分析着:“我们一直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来操控整个战场,却没有发现,这场战役的主控权却是在对方手里。”皇太极没有动,唯一能够证明的,那便是他不相信那一万名冲向北边的是关宁铁骑。这是极为要命的。
  祖大寿惊道:“难道我们的计划被他识破了?”
  “不,他是料定这一万铁骑还在凌河城之中,才会按兵不动的。我们天真的以为自己的计划天衣无缝,却没想到,太完美的计划,反而令那只老狐狸产生了怀疑。”杨帆脑海中演示过无数场景,就是没想到,自己骗了皇太极,却没想到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皇太极确实信了,但是信错了祖大寿,认为这一万关宁铁骑还坚守在凌河城。这是要命的。
  “战场瞬息万变,不能怪你。你已经做得很不错了。”祖大寿站起来,叹息道,“唉,只有一个法子了。”祖大寿不是蠢材,自然想到了那个最残酷的法子。
  杨帆的脸色立刻被吓得惨白,颤抖着道:“不!不能那么做。老祖,我求你了,别那么做!”
  “杨帆!不那么做,这里的人都得死,老何得死,吴襄也得死!记住,仁慈,永远不能打败敌人,即使这仁慈是对自己的。”祖大寿拿起一旁的鼓槌,“现在,这个城,只剩下你了。你要活着!即使我们失败了,皇太极杀进了城,你也得活着,你就投降。明白吗?你的资本,皇太极不会杀你。记住,活下去!”祖大寿拍了拍瘫软在地上的杨帆。
  他看了看雾蒙蒙地天际,有些玩味地呢喃道:“既然你认为关宁铁骑还在城中,那边让你尝尝三眼火铳的滋味!”
  城下的百姓已经都做好了突围的准备,祖大寿下了城,看到一个个曾经一起筑城,一起劳作的兄弟。他已经不再把这些民工当成用来修城的工具了,而是兄弟,真正的兄弟,便喝道:“兄弟们!我们的将士已经在北边打开一条血路,跟着我一起冲出去!冲出包围圈!”
  祖大寿嘶吼着,没有骑马,只是拿着他那柄长刀。带领着两万的民兵,高呼着冲啊,杀啊!一路向北冲杀过去。
  城墙上擂鼓声已经敲响!
  咚!
  咚!
  咚咚!
  杨帆的眼泪已经留了下来。他知道,这是唯一的办法了。为了胜利,只能让这些拿着锄头、锤子的百姓冲杀出去,只有这样,才能够把皇太极的两万金兵吸引过去。他的手,不知疲倦地敲着。他知道,已经没有回头的余地了。
  只能声嘶力竭地喊道:“为了大明,杀啊!”


第三十八章 死亡的胜利

  (上首页强推了,保证不太监,求推荐,求收藏!ps。祖润泽是祖大寿的儿子,脑抽搞成侄子了。也不想改了。就让祖大成带一回绿帽子吧--你懂的。)
  城巍巍,鼓阵阵,老洪看向城头,所有还在城中的百姓,都听到了那擂鼓声,和那嘹亮的吼声!那是小杨大人,是他的擂鼓、呐喊声!
  老洪抽动着嗓子眼,握紧了手中的那根扁担,爆发出最有力的嘶吼声:“为了大明,杀啊!”这是他那仅剩的尊严,绽放的时刻!他热血沸腾,仿佛回到了锦宁战场上,那样的杀戮场面。
  “为了大明,杀啊!杀光那些狗奴儿!”这一刻,那播种在春天的种子,终于怒放开来。一朵朵绚丽的蒲公英,飞向北方的天际。不过,他们洁白的绒羽,可能会沾满淋漓的鲜血,回不了故乡,葬身在那片刀光剑影的土地上。
  擂鼓而出,鸣锣而回。这是杨帆曾经的演习,杨帆想不到,真的想不到。终于有一日,他会站在城头,靠着擂鼓,遥送一群有去无回的大明子民。
  城下已经空寂下来,整座凌河城,唯余击鼓声。
  咚!
  咚!
  敲打在杨帆的心中,他不敢去想,这群北上的百姓可以活下来多少人。曾经吃人的惨象没有发生,杨帆天真的以为,自己改变了历史,却发现,倒头来,历史给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还是要让这群手持锄头、扁担的百姓去送死。
  不教而战,谓之杀。
  他即将间接杀掉大明两万的子民,但是他的鼓声不能停。
  他的鼓声不能停。杨帆感觉到自己的手臂已经麻了,手上的青筋暴凸,汗顺着手臂流下来,集聚在手肘尖上。随着闷沉的鼓声,挥落在地上。
  他答应过齐大白,答应过老洪、老刘,告诉他们,要坚持下去,活下去。他答应过这些朴实的子民,有一天,终将会带着他们耕耘在东北的黑土地上。然而,这一刻,他竟然残忍地为他们擂鼓,为他们成为皇太极的诱饵而呐喊。
  咚!
  咚!
  啪!鼓槌掉落在地上,杨帆无力地瘫坐在地上。他看向北边的天际,这个时候,那里应该尸横遍野。这片热忱的土地上,流淌着辽地将士、百姓的鲜血。这一切,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却独自站在高墙上,残忍地为他们擂鼓。
  杨帆有些厌恶自己,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自负地认为可以改变历史,可以保护好这两万的百姓。以前,他厌恶那些站在历史战车上的统治者,同情那些被车轮压榨在地上的贫苦百姓。但是,现在,他却成了那个曾经他厌恶的人。
  杨帆无声地笑着、哭着。众生悲喜相,眼中流的是怜悯,嘴角挂的是自嘲。这会儿,凌河城变成了一座空城……
  一座城、一个人……
  就在祖大寿带领着两万民工,奔赴北方战场的时候,皇太极的两万人马终于动了。马上奔驰的皇太极没想到,祖大寿竟然会做出如此愚蠢的行动。只要莽古尔泰坚持住,等到自己感到北边,这三万人自然将成为他的刀下魂。
  何可纲已经杀红了眼,他不知道自己的身上已经被划出了多少道伤口。
  弯刀在这些马上为生的建奴、蒙古族手上,变成了收割性命的镰刀。
  “死吧!”一个建奴策马而来,手中的弯刀反握着,朝着何可纲冲来。
  雾霭蒙蒙,那张狰狞的面孔,在何可纲眼中是那么的可恶。他的长刀一横,嘴中浑吐着:“狗奴儿,去死吧!”他的刀左右手同时抡起来。那光亮的长刀从天而降。
  建奴骑兵看到大刀压下来,赶紧那弯刀相抵。
  叮!
  兵刃相接,何可纲厉喝一声,直直地下压而去。建奴没能阻挡住何可纲施加在长刀上的巨力。弯刀被死死地贴在了他的左肩上。
  吱!
  一声刺耳的声音,仿佛催命的亡音,在他左肩上响起。长刀擦着那柄弯刀,直接朝他的脖颈处砍来。建奴的瞳孔一缩,闷哼一声,便再也没有了响动,翻下马来。何可纲回头看了一眼剩余还在拼杀的将士,已经不到四千人了。
  呀——
  弯刀再次挥来,何可纲身体在马上俯下去。长刀一下便捅进对面建奴的马肚子中。
  吁!
  蒙古马嘶鸣一声,前蹄凌空,上边的骑兵赶紧勒紧缰绳。何可纲长刀侧挥,从下挑了上去。连人代马直接被杀翻在地。身上的伤口又多出了两道,汨汨地流着血。老何喘着气,喝道:“兄弟们,坚持住,援兵马上就到了!”
  “死吧!”
  面目狰狞的莽古尔泰直接扬马奔来,如同一匹饿狼,直接挥舞起手中的弯刀。杀向何可纲,弯刀打在了马背上,何可纲直接被掀翻下马。
  “狗杂种!”何可纲的长刀单手抡圆,直接朝莽古尔泰的马脚削去。莽古尔泰骂了一句满语,侧身翻滚在地,死死地盯着何可纲。再次饿狼扑食一般垮了过来。
  ……
  ……
  祖大成手下的一万骑兵,一直按部不动,知道探子回报,北边军已经杀上了。运筹帷幄的他,下令:“关宁铁骑,两边侧翼包抄,给我吃下这两万建奴。”
  关宁铁骑早已经**难耐了。手中的三眼火枪已经填装好了铅珠。由于天气过潮,火药要等到最后才可以填装。潜伏在阿济格大军两翼的骑兵只听到特定的鼓声,扬马而上。就在距离金兵不到百米的距离,火药填充,点火,发射。仅仅用了三十步的距离,瞬间,无数掩藏在大雾之中的铅弹,仿佛长了眼睛一眼,往阿济格的大军中飞去。
  还在和吴襄胶着的阿济格突然感觉到自己的右臂一麻,下意识地看出。那散发着余热的铅弹,此刻这嵌进在他的铠甲之中。鲜血汨汨地流下来,他惊讶地往右侧看去,模模糊糊,看不清虚实,但是当听到那渐近的马蹄声是,他的瞳孔不由一缩,拿着三眼火铳的关宁铁骑,如同两柄利刃,直接插入了阿济格大军的腹部。
  拿着三眼火铳的大明将士,挥舞着手中的铁器,如同雷神之锤一般,狠狠地敲到在建奴、蒙古人的头上、身上、马上。这样的重型武器,在发挥完它作为火器的作用之后,俨然就成为了近战的榔头,不断地冲杀、垂落已经慌乱了阵脚的建奴大军。


第三十九章 战为大明!【三更】

  (求推荐,求收藏!)
  原本占有劣势的吴襄大军,压力顿减,开始呈反扑之势。这种冷兵器战斗就是那么神奇,胜负有时就是在一个转折点。一鼓作气势如虎,四万吴襄大军,配合着一万从两翼包抄的关宁铁骑,杀得阿济格肝儿颤,到处都是逃亡的惨叫声。人仰马翻,阿济格再也不敢冲上前一步,呼喊着:“撤退!撤退!”
  这时候已经来不及了,大明将士的包围圈迅速缩小着。关宁铁骑的战力,本来就是首屈一指,加上在广宁屯卫一个月以来的休整,更是如虎添翼。
  “投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