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汉明大黄袍 >

第17章

汉明大黄袍-第17章

小说: 汉明大黄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翼。
  “投降!我们投降!”阿济格知道自己回天乏术,呼喊着。树倒猢狲散,连自己的首领都投降了,剩余近万的建奴、蒙古人纷纷缴械投降。顿时旗倒马翻。关宁铁骑没有停留,直接朝北边开去。
  吴襄带领步兵直接冲上了阿济格的阵营,迅速制伏阿济格的残余人马。气势大盛的吴襄大军重整旗鼓,等待北上。
  “所有人听令,伤残者留守原地,镇压投降者,有反抗者,就地处斩!剩余将士,给我朝北面杀去!”
  吴襄终于明白过来,原来祖大寿此棋的精妙所在。靠着那一万杂牌军,牵制住了皇太极三万的金兵,给了关宁铁骑充分的时间,配合着自己的大军,吃下了这路大军。他甚至认为,那一万骑兵早已经命丧北方了。这次的买卖还是赚了,以一万广宁杂牌换了这两万精兵,绝对是赚了。
  但是吴襄猜错了,他没有想到。被灌输了信仰,播撒了希望种子与仇恨的将士,是如此的恐怖。没有一个人怯战。没有一个人临阵脱逃。只有无尽的抵抗,冲击。
  这一万大军,已经将北线冲到了二十余里开外,十三峰隐约可见。
  何可纲喘息着,他手臂上的血液,从刀杆上顺势往下流去。眼神凌厉地看着莽古尔泰,连续几十个回合,连他都感觉到乏力了。这个女真人,真的很彪悍。何可纲的刀,是他老父亲教的,年轻的时候,在辽地,砍杀过无数的建奴,而这个时候,不如中年的他,终于感觉到了乏力。
  周围的人,早已经杀红了眼。从广宁左、中屯卫调集来的一万杂牌军,此时已经就剩下了三千人。而一万金兵,却还剩下七千人。游骑作战,确实是他们的强项。甚至,莽古尔泰就是认为,这一万将士就是关宁铁骑,不然作战怎么可能如此英勇。
  “你,很强!”莽古尔泰舔舐着弯刀上的鲜血,在他看到,战局终将倒向自己这一边,所以,他不介意和这个刀法精湛的何可纲玩两手。
  何可纲调整着自己的呼吸,时刻警惕着周围随时可能出现的危机。他的钢刀微微转动,手上的血迹渐渐凝干,把他的手更加牢固的黏在刀柄之上!
  雾霭微微润了润何可纲干涩的喉咙,右脚踏出一步,一声厉吼:“大明,没有一个是孬种!”大刀闪过光影,往莽古尔泰砍去。
  身后突然爆发出撕天裂地地战吼声。
  “冲啊!”
  “杀光这帮狗奴儿。”
  何可纲的嘴角划过一丝弧度,他的刀更加凌厉了,疯狂地朝莽古尔泰砍去。
  “怎……怎么回事?”莽古尔泰一惊,弯刀一个不稳,差点被何可纲的大刀掀翻,连忙扎稳步子,有些慌乱地扶了扶自己的头盔。
  祖大寿带着的两万民工,此刻终于和何可纲汇合了。人终究跑不过马,好在金兵自己挖的壕沟土墙,阻挡了好一段时间,令两万游骑没能完全追上祖大寿。
  但还是可以看出,这两万人,已经锐减到了一万人。跑得慢得,已经被游骑的弓箭射杀了一半。
  祖大寿脸上带着血,手中的长刀刚欲砍下,看清楚了是自己人,便道:“老何呢?”
  那个刚刚杀了一个建奴,还血红着眼的广宁屯卫,连话都说不出来,只是一个劲地摇头。“给我冲!”
  这时候已经没有办法了。
  “祖将军,后边的狗奴儿追上来了!”
  祖大寿转身看向后方,怒道:“他娘的,跟这帮狗奴儿拼了!”这时候的退路都已经没有了。这些被灌注了杨帆希望种子的子民,就连自己拿着的只是锄头,只是简单的扁担都忘记了。他们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把这些他们仇恨的人,统统杀死。
  “干他娘的!老子要就在宁锦战场上打死过三个狗奴儿了,这买卖早就够本了。杀!”老洪的手握着扁担,看到一边的弯刀,直接丢了那扁担,拾起刀冲上去砍。
  越来越多的人,捡着地上的武器,捡不到的,就干脆那榔头抡,那扁担扫。雾气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散去。皇太极坐镇大军之后,远远望去,终于看清楚那群手持榔头、扁担的民兵,眯缝着眼,叹息道:“这是哪里来的子民?为何性情如此刚烈,若是大明的每一个子民都是如此仇视我们女真,这南下恐怕就是妄想了。”
  这场悲壮的包围和反包围战斗,还在持续下去。
  老洪的右手颤抖着,脸上的血已经糊住了他的眼,刚刚刺了一匹冲上来的蒙古马,直接被他捅了一刀,马血直接飙了出来,糊住了他的眼。他的胸口被马的前蹄蹬了一下,踉跄地后退了几步。
  此刻摸着巨疼的胸口,估摸着肋骨已经断了。他看到建奴的骑兵再次冲上来,嘴中的血,已经分不出是马血还是自己的血了。
  他用尽最后的力气,将弯刀掷了出去。很可惜,落在了地上。他笑得很开心,露出血染的黄板牙,缓缓倒地,“老子早够本了。”
  他在死的那一刻,还想着,那片黑土地……他看见了,看到了金灿灿的麦子飘扬在东北平原的黑土地上……他在呼出那最后的一口气时,耳畔响起一阵嗡鸣,仿佛听到了杨帆的那声呼喊。他已经没有办法喊出那句话了,只能瞪着眼。
  鲜血汨汨地流淌在辽西的土地上,他爱的这片热土之上。


第四十章 大明没有一个是孬种!

  (求推荐,求收藏!)
  “老洪!”齐大白看见倒在地上的洪川,眼睛通红地嘶吼着。窑匠出身的他,力气本就不小,一脚踹翻那个又给洪川补上一刀的建奴。一锤子砸在那人的头上,“我去你麻痹,给老子死吧!”
  “老洪!你醒醒,醒醒!”齐大白抱起洪川,已经没了气。
  祖大寿不知道自己的长刀砍下了多少建奴,气喘吁吁地勒过一匹战马,准备再次冲阵,莽古尔泰和皇太极的三万金兵前后夹击,消磨着这凌河城冲出来的残余人马。
  毕竟作战不足,身边的人越打越少,到最后,大明的将士和百姓,加起来不到八千人。围在一起。
  皇太极眉头一皱,心生疑虑,问道:“阿济格那边怎么还没动静?”他预感到了一丝不秒,道:“迅速解决战斗,前去增援阿济格。看来明军这次派出全部主力来了。”
  祖大寿勒马,一把扶住了正和莽古尔泰酣战的何可纲。
  “老何!”
  “啊!”何可纲血红的眼睛看着祖大寿,“我们守住了!我们守住了!”黄沙漫天,地上的尸体,多到已经无法想象的地步。
  “坚持住,援军快来了!”祖大寿相信,吴襄马上就会赶来了。
  “投降者,免死罪!”
  “都放下武器,可免一死!”
  八旗旗主持弓围绕在祖大寿他们身边。
  “大明,没有一个是孬种!”何可纲翻上战马,持刀冲出。他已经没有力气再将长刀提起来。只能握在最底端,拖行冲阵。
  “老何!”祖大寿惊呼,他知道这个老伙计不行了,想要多撑点时间。手中的战刀颤抖着。
  刀刃在黄沙上崩出四射的火星,发出一道刺耳的金鸣声。
  镶红旗旗主策马迎战。游牧民族天生好斗,看到何可纲单枪匹马地冲上来,自然不能失了军威。镶红旗旗主弯刀策马而上,冲向何可纲。
  “啊——————!”
  何可纲身后的长刀单手抡起来,自天挂下。这是一招很危险的刀式。何可纲完全没有任何防备。完颜雷也是滚刀子,贱肉横生,几根小辫子砸在脑袋后边。两柄弯刀扛住长刀,往上一掀。
  “呔!”
  完颜雷弯刀横砍,呼啸而来。
  何可纲不躲不闪,长刀再次朝完颜雷的头上砍去。
  弯刀终于擦到了何可纲的胸口,缓缓砍进去。
  “啊!”何可纲长刀挥落。被完颜雷左手的弯刀架住。
  “大明,没有一个是孬种!”何可纲口中的鲜血狂溢,手上的青筋暴凸,弯刀侧滑,长刀看在了完颜雷的右肩上。
  完颜雷右手一震,缓缓放开手中的弯刀,朝后退了几步。看着何可纲那狰狞的面目,他竟然产生了一丝恐惧。这样不要命的拼杀,早已经超出了草原勇士的范围。他左手捂住右肩的伤口,死死地盯着何可纲。
  “大明……没有一个……是孬种。”何可纲口中吐血,咧着嘴笑着,缓缓地倒下马。历史改变了,何可纲没有被祖大寿斩杀,而是死在了金兵的弯刀下。
  何可纲仰面躺在地上,他的视线缓缓穿过雾霭,仿佛看到了大片大片的辽土,那是曾经的豪言壮志,五年复辽。
  “袁将军!我老何来见你了!”他的眼,没有悔恨,只有遗憾。
  今日的雾,久久未散。阴云惨淡,仿佛已经提前知晓了这血流成河的结局。祖大寿看着倒下的何可纲,曾经的辽东三杰,就剩下他这么一个人,还站在这片土地上。
  “总兵大人,我们……”
  “我们……?”祖大寿望向这近三万的金兵,眼中露出一丝挣扎。难道还要做无谓的牺牲?
  马作的卢飞快,远方的号角声响起。大明的旗帜飘扬而来,可是老祖看不到。但是他听得到,是那大明将士的吼声。
  “阿济格全军覆没,宵小可敢一战?”
  “全军突击!”
  皇太极策马回头,看到茫茫地大明将士,眉头一挑,惊道:“怎么回事?为什么阿济格连一个时辰都撑不住?”
  “可汗,怎么办?”
  皇太极此时已经心乱如麻,战事突然急转直下,到底是发生了什么情况?
  “杀!”
  关宁铁骑的三眼火枪火药已经点燃,射向皇太极的八旗大军。
  “关宁铁骑?为何关宁铁骑会出现在那边?”皇太极大惊,“撤!”莽古尔泰一看情势急转直下,连忙北上往义县方向逃去。
  代善看到情势不妙,道:“八弟,往哪撤?”
  “往东撤啊!”皇太极不知道,莽古尔泰的几千兵马正往北逃。带着建制尚还完整的两万精兵往东逃去。
  祖大寿看到滚滚而来的大明将士,仰天长笑。“天不亡我大明!天不亡我祖大寿!哈哈哈!”他老泪纵横地跪在地上。
  吴襄大军陆续赶到,如今大军粮草未至,若是长驱直入,吴襄怕皇太极有诈,便未作追袭的打算。看到满地尸横遍野,吴襄高声喝道:“大明勇将何在?”
  祖大寿后边的几千人,早已经筋疲力尽,全靠着信念坚持着。他们还记着杨帆的那句话,坚持住!
  是的,他们坚持住了。
  一口气送下来,兵器丢了一地。
  祖大寿带走高声喊道:“大明的将士,没有一个是孬种!”
  秋日破雾而出,所有人都看清楚了。土地血染,残旗摇曳,这些将士、百姓望向那薄雾后边的日盘,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祖总兵,多亏了你!”吴襄下马鞠躬道,“此次阿济格两万金兵,斩杀一万,俘虏一万,凌河城,守住了!此次大捷,重创皇太极,可谓几十年来之大胜!”
  祖大寿看到自己这个女婿,扶起他,道:“要谢就谢谢这帮凌河城中的将士和百姓吧。”他的声音,已经沙哑到发不出声来。望着那座日光下的凌河城的城影,祖大寿不知道是该庆幸,还是惆怅。
  “真的值吗?”祖大寿手中的刀,掉在了地上,扬起一阵轻土。
  一旁的吴襄,以为自己的大舅子在问自己,豪语道:“怎么会不值?凌河城守住了,就是遏制住了那群建奴西进的铁蹄。他日复辽,指日可待啊!”


第四十一章 半城烟沙半城血

  (求推荐,求收藏!)
  北门洞开,一匹黑马扬长而出。杨帆骑着黑马,背后重新系上了那个黑匣子。一路走来,死尸、鲜血、兵甲。杨帆看到过,都是原本筑城,和他谈笑过的那些民工。他们中的很多,都是被箭射杀、被炮轰死。
  杨帆的马没有停,往北走去。这座城,是靠着血守下来的。杨帆的脸色,看不出是喜是悲。从皇太极带着两万金兵北上后,就单骑跟了上去。他已经看到了吴襄大军,正在打扫战场,扣押俘虏。那些死的尸体,被堆成了山。
  “什么人!?”
  几个正在打扫战场的人,看到骑马过来的杨帆,拿着鸟铳指着杨帆。眼神警惕地看着他。
  “汉人。”杨帆纵马上前。
  正扶着祖大寿的吴襄看到前边有情况,便扶着祖大寿走过来。“什么事?”吴襄看着杨帆,有些疑问,这个时候来的人,还是个骑马的青年,便问道:“你是何人?”
  “杨帆,凌河城守住了。这位是总兵吴襄,吴将军。”祖大寿走过来。
  杨帆下马一礼,问道:“老祖,活下来多少人?”
  “三万人,打得就剩下了七千人了。”祖大寿叹道。
  “打仗嘛,哪有不牺牲的。我们死了三万多人,换掉了皇太极他们两万多人,值了!”一旁的副将兴奋道。
  杨帆冷冷道:“值吗?”
  一边的吴襄好奇,为什么大胜的局面,这人和自己的老丈一样,都问了一句值吗。“后辈,你可知道这次大捷多不容易吗?我们不算那民工和那些辅兵,仅仅损失了一万多人吗,杀了一万五千的金兵,俘虏了近万金兵,这是从来没有过的胜利!”他甚至已经准备上报此次大捷。
  “为何不算,他们不是大明的子民吗?他们的命不值钱吗?”杨帆有些情绪激动地道。一瞬间,就在昨天,就在昨天还鼓励他们活下去,坚持住,今天,就这么一两个时辰,就剩下这么七千人。
  现在,这些人还将他们的死,排除在这场胜利之外,这怎么能让杨帆不悲愤。
  吴襄眉头一皱,怒道:“哪来的野小子,如此无礼!还不给本将拿下!”
  “吴襄,给你介绍一下,此次凌河城大捷的功臣,杨帆。”
  “是他?”吴襄上下打量了一番,“怪不得如此心高气傲。”
  杨帆看着吴襄,缓缓道:“吴总兵,请注意你的言辞。我是在为我大明死去的子民讨公道!不是和你扯皮条!”
  “哈哈。好!好一个杨帆。本总兵也不和你扯皮条。班师回城!今日庆功宴,众将士不醉不归!”吴襄心情大好。
  松山、锦州的两万将士欢呼着,只有那劫后余生的七千人,沉默着。他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那种被当做诱饵,当成替死鬼的悲愤。自己现在还活着,只不过是一只幸运的小蚂蚁罢了,不配享受胜利带来的喜悦。
  杨帆看到那七千自己用灵魂灌注的将士,对,他们都是将士。没有一个不是英勇的。“等一下!”杨帆喊道。
  欢呼声掩盖住了这个青年的呼声。
  “都特么给我闭嘴!”杨帆怒吼道。
  欢呼声渐渐平息下来。杨帆看向祖大寿,道:“总兵大人,可否将关宁铁骑借我一用。”
  “不行。”吴襄翻上马,一口否决道,“你是什么身份,胆敢擅掌兵权?你知道本将可以因为你这句话,现在就把你斩于马下吗?”
  祖大寿问道:“杨子,这兵确实不能借。我知道这些弟兄都是和你混了几个月了,都死了,我也难过。我会想圣上言明的。现在回去吧。”
  杨帆看了一眼祖大寿,道:“就问借还是不借!”他血红的眼睛盯着祖大寿。虽然他知道这个要求有些无理,甚至有些叛逆,但他还是说出了口。这口气,咽不下;这个仇,还没完!他要让这些将士弟兄瞑目,要让十三峰上空,吹响真的算得上胜利的号角!
  “杨子,这事不能胡闹。”祖大寿连忙劝阻道,“我知道,牺牲了这么多兄弟,你很心痛,但不能乱来。若不是兵行险招,这次我等就将全军覆没。不能冲动了。”
  杨帆看了一眼祖大寿,道:“可以啊。祖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