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汉明大黄袍 >

第182章

汉明大黄袍-第182章

小说: 汉明大黄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恩,我比较近,看到之后。就赶过来了。没想到这毒素竟然如此厉害。”
  曹化淳摇摇头,道:“就是我等沾染的久了。都很棘手,更何况圣上呢。当务之急。就是赶紧立遗诏,免生后患。”
  “咳咳。”
  “圣上。”
  “圣上。”瞎老道和大红袍躬身行礼。
  “朕……”朱由检的声音有些虚弱。过了很久,才续上气,道:“朕,还有……多少时日?”他隐约似乎听到了遗诏二字,明白时日无多,“杨帆提醒朕最好不要春祭大典,看来还是有道理的,悔不当初……说什么都晚了。”
  曹化淳戚戚然,喃喃道:“圣上,恕老奴直言,大限三日,老奴内力阴寒,不然当初在太庙就替您疗毒了。还有,这祸首,在老铺街的大榕树下,坐化**,至于黑袍和太子还是无踪迹可寻,可能还要杨侯亲自来说清楚。”
  当初皇兄在世之时,你们两位还有守墓那位,就是雪藏的遗老,如今,看来朕也要托孤与几位了。
  曹化淳摇了摇头,道:“老奴只会看家,没有其他的本事,当初还将容那魏忠贤在天启帝前把持朝政,也算是瞎眼奴才,这皇宫,老奴在世一天,便看一天,这个圣上放心。至于朝政,还请圣上另选贤能。”
  朱由检叹了口气,似乎没有因为眼瞎,即将丧命而显露出丧心病狂的样子。他很安静地躺在那里,似乎是一种释然。
  瞎老道抿了抿嘴,道:“圣上,余毒去了,呆会儿老臣在给你几粒护心丸,能够舒缓毒痛,安心入睡。老道也和曹公一样,定会护住大明江山,但朝政、军事,还是圣上选些肱骨大臣为好。”
  “三日,即使令一些人奉命上京,也是差了点时日。”朱由检仰躺在榻上,“曹公公,你说谋害朕的事情,杨帆参与了吗?”
  大红袍微微鼓动,却没有妄下结论,尽管他认为,这事情,杨帆是脱不了干系的。床榻边,一阵清风飘过,一道黑衣,如龙钟般稳立,守墓人佝偻地站在那里,“杨帆参与了,也是被动参与。与其说参与,不如说被算计了。当初枯坐长陵之时,老朽看得明白,不然也不会将大明祖陵最后一丝龙气,续接在他的身上。”
  “什么?你……竟然……”瞎老道一惊,有些吃惊。
  三位大明隐士,终于齐聚。这样的日子不过,也只有两三次。彼此间不常联系,听到这话,瞎老道也是暗吃一惊。
  “宣杨帆入殿吧。朕和他好好谈一谈,三位在场,若是他有任何不臣之心,几位替朕看着,诛杀也不是不可。”
  朱由检苏醒的消息,很快就传开来,令原本不稳的朝局顿时安稳下来。有些还在四处联络,争国本之人,顿时就感觉不妙,不再活络了。一切恢复如初,然而只有懂局势的人才明白,这样快速的恢复,其实是令一种不安。
  老铺街恢复如初,才是真正的安宁。灯火下,榕树下挖了两个坑,然后又被填上。多出来的新土,不多不少,恰好够两个破盆的容量,伙计将刚刚买来,吃剩下的那些葱头种在当中央,随意地摆在后院的青石板上。杨帆呢喃一句,“真的可以超脱生死的话,这样或许便是最好的结局吧。”
  南北眼睛扑闪着,道:“豆沙包好吃,大哥哥要不要?”他不顾烫手,拿起刚刚回笼蒸好的豆沙包,递到杨帆面前。
  杨帆看了眼那只小手心中央的大水泡,问道:“还疼吗?”
  小和尚似乎没有听见杨帆的话,一手递给杨帆,一手自然是将豆沙包塞入自己的嘴中,嘿嘿嗤笑着。(未完待续。)


第451章 托付

  月光下,黑袍人落地,手中的朱慈烺早就吓得不敢说话,嗫嚅着,开始嘶喊的嗓子也哑了。
  “放了我,放了我。我父皇会给你,什么都会给你。”在不器书院读过几个月书的朱慈烺眼下真的是没有什么多余的花招,因为一路上他连威胁带恐吓,已经用了太多。黑袍除了偶尔的冷笑,大多时间都不理睬他。
  传师沙哑的声音,嘿嘿一笑,令小鸡仔似的朱慈烺一哆嗦。“你的父皇,能把江山让出来吗?如果可以,那倒是也无妨。不过他不会为了一个崽儿,而丢掉江山,因为没了江山,你们老朱家什么都不是。”
  他忽然眉头一皱,看了看天,今夜月明星稀,传师暗骂了一句该死,拎起小鸡仔消失在黑夜之中。
  ……
  ……
  灯火阑珊,养心殿前,百官候旨。杨帆是最早进去听旨意的。龙榻窗幔遮着,还放了一大扇屏风。
  “圣上,宁国侯到了。”
  “恩。”
  一边大红袍递上一方木盒,道:“圣上,护心丸服用了吧。”
  “不必了,这点疼,能让朕保持着清醒,不然吃了这药,朕又得睡过去好几个时辰。杨帆,进来说话吧。”
  “是。”杨帆绕过屏风,站在龙榻便,静静地等着朱由检开口。从宫外进来,就陆陆续续听到一些闲言碎语,还有不少文臣,看他的眼神都是异样的。弹劾杨帆的奏折,更是在内阁堆积如山。又说杨帆是鞑靼奸细的。又说杨帆是幕后黑手的,什么说法都有。
  “朕。命不久矣。”帘幕中传来一声叹息,“再也看不到当初落雪。你初入皇宫时说的那种盛世之景了。”说到此处,朱由检的声音轻了,似乎真的有些哀伤。他是帝王,几千年来,能够登上帝王之位的人又有多少人。谁都不想死,高高在上,主宰江山的帝王,在死亡面前,显得那么脆弱。
  杨帆没有说什么。他要说什么呢?难道恭祝一声圣上万岁,还是说些违心的话。他只能清了清嗓子,道:“幕后的夏末书,已经在榕树下坐化,看来是提前便准备好了如此做。他承认过,玉玺是他做的手脚。”
  “恩。”朱由检只是淡淡地恩了一声。随后问道:“杨帆啊,你说朕若是死了,谁登基比较好?”
  杨帆沉默不语。这是天子的家事,若是杨帆说了。便是站队,若是站对了还好,站错了,呵呵。他躬身一礼。道:“圣上,这是您应该定夺的。微臣不敢妄语。”
  大红袍步伐一挪,将一边的灯盏挪近了一些。火光让他那惨白的脸上多了些色泽。朱由检一叹,道:“朕。这回,没有怪你的意思。当初你提醒朕要取消这次春祭,朕没有听。落得如此下场,谁也不能预料。”
  凭谁也想不到,这突破点竟然就是玉玺呢。杨帆道:“圣上,微臣并不是这个意思。记得臣说过,人微则言轻,现在,臣还是不敢在朝廷过多的干涉政务,所以,这样的事情,圣上还是自己做主为好。”
  “杨帆,你什么时候也变得那么圆滑了?这样,你说说这满朝,何人可以辅佐朕的子嗣坐稳江山?如今亘儿被掳走,那歹人一定想要要挟朕,这样的雕虫小技朕岂会让他得逞?”
  杨帆沉默了,过了很久,才道:“圣上,这黑夜之后,便是黎明。那是自然法则,然而最怕的,就是这黑夜之后,还是黑暗。所以,臣不敢保证这江山坐得稳还是坐不稳。”
  “那朕让你坐呢?守皇陵的那位老者说了,将最后的一丝龙气,续接在了你的身上,所以,朕若是禅让于你,你坐得稳吗?”
  杨帆脸色并不没有多少变化,只是淡淡道:“圣上这是要将微臣往悬崖下推。若是如此,圣上不如将微臣革职查办为好,不必再试探在下了。”
  “那你那对策呢?还施行吗,还是眼睁睁地看着付诸东流?”朱由检停顿了片刻,道:“朕给你两天时间,两日之后,朕便会下遗诏,若是你决定急流勇退,那么不入宫也罢,若是想替大明,替朕再做点事,那便来。”
  “那微臣便告退了。”
  养心殿静下来,朱由检还没有传召另外的大臣,两位遗老走出来,朱由检这时候才在曹化淳得到搀扶下,将护心丸吞入口中,道:“三位,你们认为这杨帆可有策反之心?”
  瞎老道呢喃道:“将星若是过于炽耀,帝星很可能陨落。但是,若是能够找到一种制衡,那便让他辅之。”
  朱由检沉默了片刻,道:“杨帆当初提过一个建议,便是组建一个宗室,当初朕担心那些宗室培植起来,有风险,便没有采纳,看来这一次,是要用这股亲近皇室的团体来制衡外廷。”
  曹化淳始终不言。他这个年纪,早就对于权力不感兴趣。当初先帝在时,他也管过东西厂,现在让他再去操心这个那个的,没有那个闲心。
  “皇叔为何还不来见朕?”
  一袭白衣飘然而至,三老见礼,朱启也礼节性地还礼,道:“臣来晚了,还是没有能够追上传师。”黑甲武将之所以退回来,也是因为朱启半道的吩咐,唯恐是调虎离山之计,皇城再出什么乱子。结果自己都要追出京师了,还是没有追上。
  朱由检这个时候,终于流露出一丝激动,道:“皇叔回来就好,回来就好。皇叔,您觉得朕该将皇位传给谁?”
  朱启薄唇微启,道:“老臣年老了,无子嗣,圣上有子嗣,自然是太子继位。”朱启眯缝着眼,“圣上说的宗室,依臣看只可作为民调员,不可安入外廷,这样,圣上也能多谢耳目。”
  朱由检那双残手伸出皇帐,握着朱启那双依旧润滑的手,激动道:“那这江山就靠皇叔辅佐了。朕……朕也可以走得安心……”
  朱启和瞎老道、守墓人匆匆离去,只留下曹化淳,站在朱由检身边。“圣上,这下可以安心吃下定心丸了吧。”
  大红袍懂朱由检的心思,那张残破的脸,这个时候,竟然还能出现笑容。(未完待续。)


第452章 大清洗

  站在杨帆的角度,朱由检早死了九年。这已经是脱离了历史的轨迹,那么之后的一切都变得不好说了。站在守墓人的角度来说,大明国祚已尽,接下来的时代,即使还是朱姓天子在朝,杨帆的崛起是在所难免的,否则,江山倾覆,危在旦夕。站在瞎老道的角度来说,帝星黯淡,将星聚灵,相辅相成,杨帆便是那颗将星。
  话说到底,杨帆无疑是朱由检第一要选的辅佐大臣。那么既然杨帆的成势已经是必然,朱由检就要替自己的儿子铺好道路。
  这日晚风渐起,朱由检拖着病体,在大红袍的搀扶下,登上了煤山。天暗了,他的眼已瞎,也看不见什么,唉声长叹。“你说,朕,该不该赌这一把呢?”
  大红袍谦逊地弓着腰,即使是朱由检看不见。“老奴从来不觉得圣上是在赌。自古天子择臣,杨帆敢有二心,老奴自然敢替小主出手诛杀,大明江山,依旧会永传延续。”
  “万寿山,哪一位帝王真的能够万寿呢?归吧,朕也该回去准备准备了。”朱由检的脸上再次出现了笑,不过这笑容中确实无奈。“朕若不赌,苦我民尔!”
  朱由检回宫之后,便写下诏书。
  京师的第一场春雨,夜雨达都。宫中灯火萧条,朱由检的脸色转青。周氏戚戚然走来,朱由检在殿内饮酒。周氏今日脸上未妆,一身素衣,看上去已经是有所准备。两颊泪流。
  朱由检也留下了泪珠,道:“汝为国母。理应殉国。”他不可能由周氏活着。主幼母政,这是他所不希望看到的场面。历史上太多这样的教训,所以,周氏必须死。
  周氏也哭着,道:“妾从圣上九载,圣上未听妾一语,今日圣上命妾死,妾怎敢不从。”语罢,解带绕梁,自缢而亡。那双眼。一直看着朱由检。毒素带来的痛苦,已经使朱由检的脸开始出现了浮肿。
  “圣上,妾来了。”
  朱由检看不见,但听得到那声音,已经听不到周氏的响动,便叹道:“你也随皇后去吧。”为了给自己的儿子留下一条清明之路,朱由检正在用自己最后的手段,扫除一切的障碍。宫中的几个妃嫔,一一自缢。
  朱由检的长女。也在殿中被处死。作完了这一切,朱由检像是一具僵尸,直直地坐在龙椅上,毒素开始攻心。撕心裂肺的疼痛,令他的手抓挠着胸口。宫中的大清洗,令人感到恐慌。所有的妃嫔,凡是被点到的。都被催促自尽,有些甚至直接被斩杀。这个宫中。到处都是哭啼。
  百官奉命在皇极殿候旨,今日的大殿,极为凝重。勋戚都被召入朝廷,周奎、田弘戚戚然,唯恐朱由检会下旨赐死。外戚专政之事,在前朝也是屡见不鲜。
  一朝天子一朝臣,清洗完宫内,自然便是清洗朝廷了。明智的,诸如李道、孙承宗,早就告老还乡,自然躲过一劫。内阁、六部的变动,恍若是彻彻底底清洗了一变。这一夜,变天了。
  锦衣卫鱼贯而出,一张张名单,一瓶瓶毒药、一根根白绫都赐入大殿中。他们活不过今日,等不到天明,就将赐死。朱由检若是一死,东林党之人必定将矛头直指杨帆,届时主幼,难以控制大局,杨帆若是一倒,那就真的是人亡政息了。
  哪一个人不想活着。然而当毒药、白绫落至,皇极殿内成了森罗殿,惨象寰生。那些口口声声,说着忠君爱国之言的儒生,这个时候,才露出那真实的嘴脸。
  “不!我不能死!”张至发颤抖着,看着那些没有被赐死,站在朝堂上的新臣、皇勋,“你们……你们……君侧未清,老臣岂能死!”
  “对,对。”原本那些已经要服药亦或上吊的文臣,一个个似乎找到了救命稻草。有一人反抗,就有十人反抗。科部的言官一个个铁骨铮铮,横眉冷竖,道:“定是你们这些乱臣贼子,妄图把持朝政,杀人灭口。圣上呢,我要见圣上!”
  “对!我们要见圣上!”
  大殿内东林群臣开始反抗。夜雨凄凄,春雨下出了秋雨的凄凉。大红袍飘然而至,冷冷道:“圣上让你们殉葬,是看得起你们。怎么,难道还要咱家亲自动手?”曹化淳淡淡地看着这些不肯死,要清君侧的东林群臣。
  “我等做了何错事,圣上为何要我等死?若是这样冤死,我等如何对得起先帝嘱托?天启皇帝陛下蒙尘,难道圣上也要学如此昏庸之道,坑杀忠臣,断送大明江山吗?”
  大红袍鼓动,曹化淳眉头一挑,喝道:“放肆!时尚书此言是在说当今圣上是昏君吗?汝等一个个空谈误国不说,还排挤打压他党,自以为是。来人,送时光亨时尚书一程!”
  一个锦衣卫上殿,直接将时光亨用白绫掐死。殿中的惨叫越来越多,一个个“被殉国”的东林党人,他们有错吗?也许有,但若真是扪心耳问,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他们也做到了为官、为臣该做的事,怪只能怪他们的执政理念与杨帆不符吧。
  既然要替后主,替杨帆铺路,朱由检这帝术行得狠辣。
  养心殿之上,朱由检半卧在床榻之上,如今除了三个皇子,宫里宫外血洗了一遍,到处都在敛尸。朱由检呼吸变得急促,脸色由青转为紫色,却迟迟不肯闭眼,似乎在等着什么。三个在宫中的皇子,一个刚刚出生,还有两个都只有六七岁,确实,这样的孩子主政,还没有什么主见,不是主幼母政,就是外戚专权,朱由检这狠手,做得彻底。
  大红袍今日便是刀。一柄很锋利的刀。宫中到处都是尸体,一朝赐白绫,生者庆余年。不止是在外廷,连锦衣卫、都督府,那些和东林党有牵连的,都被赐死。事后,他们将会冠以忠臣烈士,殉国陪君的无上气节,然而,是不是自己愿意死的,又是另外一说了。(未完待续。)


第453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

  一柄游曳在黑夜中的天子刀,如风,白发自两鬓垂落,映衬在了大红袍之上,格外的显眼。一双黑靴先入,处理完朱由检托付的事情,这时候急急忙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