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汉明大黄袍 >

第183章

汉明大黄袍-第183章

小说: 汉明大黄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453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

  一柄游曳在黑夜中的天子刀,如风,白发自两鬓垂落,映衬在了大红袍之上,格外的显眼。一双黑靴先入,处理完朱由检托付的事情,这时候急急忙忙地进来。他瞟了眼在养心殿外候旨的二皇子、三皇子以及乳娘怀里抱着的四皇子。虎毒不食子,看来真的仅仅是不食子而已。
  窗外的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他不知道,朱由检还能够撑的了几时,但唯一能够做的,便是让他安心地去,无牵无挂地走。纱幔被掀开,曹化淳看了眼似乎不肯安心死去的朱由检,毕竟侍奉了二十几年,主子想什么他都明白。
  朱由检此刻已经说不出话来,毒已经扩散到了全身,他是在用他的毅力来支撑住的。大红袍过去,将卧坐着的朱由检慢慢服侍躺下。司礼监的两位大总管,相比高潜,朱由检更加相信这个服侍了自己二十年的曹化淳。
  朱由检的手实实地抓着曹化淳的手腕。大红袍俯身,在他的耳边轻声道:“主子,懿安张皇后自尽而亡了。”这是他的好哥哥,天启帝的皇后,朱由检能想到篡政的女主,都被尽数斩杀。然而那只发紫的手,还是迟迟不肯撒去。
  大红袍眉头一挑,思索了片刻,喃喃道:“骁王爷说了,福王成不了气候,他能压的住,让圣上您放心。”
  最后的一口气,终于长舒了,那只发紫的手,松开了。
  朱由检,崇祯皇帝。驾崩了。
  没有那种朝野恸哭的场面,因为该哭的都已经死了。剩余的,早就被吓破了胆。哪里来哭的勇气。外廷高潜已经在料理,遗诏被宣读,没有人敢出言反对。朱由检做了可能是他一辈子最正确的一件事情。
  遗诏下来,这个朝堂都变了。
  擢升范景文为武英殿大学士,王章为礼部尚书,倪元璐为户部尚书,李邦华为左都御史,施邦昭为副都御史,凌义渠新任大理寺卿。王家彦改迁兵部右侍郎,孟兆祥任刑部右侍郎,吴甘来候补户部给事中,新晋御史陈良谟、陈纯德、赵馔三人。文耀任左都督,王国兴锦衣卫副指挥,李若珪锦衣卫指挥同知,高文采锦衣卫千户。
  上述的职位,都是这一夜,名单上划去的职位。后边替补上来的,一朝天子一朝臣,该是改朝换代的时候了。当然,大明。依旧还是这个大明。其中几个人,更是让人彻彻底底的明白了些什么,这个时代。属于杨帆的时代到来了。周延儒站在东阁,脸色凝重。一直未语。
  六位大学士,被革职殉国的就有两人。这让周延儒意识到,清洗开始了。春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谁也不知道,黎明还有多久才至。只是明白,有些人,再也见不到了。朱由检这手点名殉国,着实狠辣,让朝臣无语,让天下人无语。
  到了昭告天下之时,人们仅仅会感慨这些殉国的大臣,多么多么忠义,然后赐下谥号,表彰如此忠君爱国之士,殊不知,多少人,死得如此不甘心。
  最让死者不甘,生者不安的,还是当属宁国侯还没有当上多少日子,就被遗诏晋升为护国公,授光禄大夫,进上柱国的杨帆。朱由检已经成了昨天,然而他钦定下来的四位辅国大臣——杨帆、周延儒、洪承畴、朱启之中,也仅仅是将杨帆的地位拔到了显赫的位置。何为柱国,国之梁柱,奉为上柱国,在大明朝也极其罕见,算是位极人臣了。
  然而此时,杨帆并没有在皇宫内。夜雨潇潇,朱由检给他的时日是三天。而过了子时,宫中便已经下了遗诏。这时候,他还在一处酒楼,独自饮酒。杨帆从来没有想过,朱由检会这么早就挂了。酒楼近深夜,独其一人酌酒,柜台上小二早已经不知瞌睡几回了。无奈,人家足够的银钱。
  掌柜吩咐完事情,便早早的睡去,他不清楚杨帆得喝到什么时辰,既然是赚银子,喝到什么时辰都好。这年头生意本就冷清,若是天天有这样的人捧场,就是不睡觉,都行。
  朝局变幻,有时候,他真的挺自私的。一度想放弃这些烦躁的事情。不去想辽东,不去想中原的暴乱。若说对策,他也出得差不多了。他不是政治家,不喜阴谋,却被逼着用这些手段去对抗,这种滋味,也只有杨帆自己能明白。朱由检信任,那么无论他做什么,只要站在大明的立场,他是不可战胜的,是打不垮的。这一点,在他离京乃至在湖广、蜀郡的时候,还是充分的相信。
  然而权力又是那么有吸引力,只要杨帆想要,就可以实现,哪一个人不想拥有如此的权力?
  一壶酒尽,杨帆眯缝着眼,看着立马递过来的酒壶,抿了抿嘴唇,“你来何意?”
  “怎么?连一句师父都不叫了吗?”糟老道自斟了一杯酒,“大明就要完了,老道说过,不得民心,便无福延续国祚,就算续接上,那有如何,一样要倾覆。”
  “哦。”
  杨帆的反应包含在了一个字上。这个哦字,包含了很多意思。当然最浅显的意思就是,老子听到了。
  “哦?你这个态度,倒是很不屑的样子。既然这样,又何必为这个国不将国的大明卖命?”卜老道今日的话语,归于世俗,听起来,没有那样出尘之语,整一个世俗之人。杨帆看了眼卜老道,摇摇头,道:“你变了。”
  “对,老道变了。”卜算子喝了口酒,“若是能够推翻这个黑暗王朝,老道不修通天又如何?”
  “你修不成通天大圆满的。”杨帆语气格外平淡,“心在世俗,又何必向往蓝天白云?”他一语道破,酒杯出现了一丝波纹,卜老道不说话。
  “甚至,你连先天大圆满都修不成。我说得没错吧?”
  卜算子酒杯落桌,长呼一口气,道:“你知道你为何还有资格坐在这里和老道并肩讲话吗?”既然过来,定是有事,卜算子,能够算天算地算不出的,一个是自己,还有一个就是杨帆了。
  命盘里无这个人,然而偏偏有他存在,是个变数,所以才会过来。(未完待续。)
  ps:  明日有事,请一天假。


第454章 恩断义绝

  春雨纷纷,夜里烛台跳动了几下,小二的哈喇子已经流了一桌子,两人的对话,丝毫没有影响他的酣睡。干了一天的活儿,小二哥早就支撑不住了。他翻了个身,抹了抹哈喇子,继续酣眠。
  杨帆呵呵一笑,道:“这个世上,终究不止江湖。若是一个先天境,一个通天大圆满就可以称霸整个江湖,或者这座江山,那么,他就不应该存在。我之所以有资格坐在这,便是因为这个原因,我能做到的事情,有些,你做不到。”
  卜老道笑了笑,道:“话是这么说,没有错。然而你也是一个人,若是你身后有千军万马,别说有资格和老道坐而论道,就是围杀老道,也可。唔,这么和你说吧,给你最后一次机会。如今起义军在陕西已经成了气势,即将建国称帝,你也知道,这江山,这江湖,终将是年轻人的天下,老一辈,该死的也都死得差不多了。我是祸害遗千年,但终究是要死的,所以,需要找到一个能够替代我,执掌青羊宫的人。你是我的徒弟,自然是最合适恰当的。”
  “执掌青羊宫?我是个俗人,卜道长认为我会放弃这一世的荣华富贵,去青羊宫当个小道士?”
  卜老道笑了笑,摇头道:“陕民揭竿而起,难道不是顺天而为之,作为一个希望得道之人,不应该顺天而为之吗?”
  杨帆一杯酒尽,夜雨无声,却能够听到未合的窗页来回摇曳着。发出吱嘎吱嘎的声音。杨帆看着烛光,发呆道:“终于说到点子上么?还是说就是想让我出卖了大明。给那些起义的泥腿子打下手,出谋划策?”
  “老道可战两千兵士。却不能调动战局,也不敢杀得生灵涂炭,而你很不错,战术、战法都能够出奇制胜,所以才让你助起义大军覆灭大明。一个好的指挥,帅才,抵得上一半的千军万马。”
  杨帆笑了笑,道:“然后呢?”
  “灭明建国。”
  “然后呢?建国称帝?再换一个更加无知的农民?苦的是百姓,为了你们的野心。却让大明的将士和百姓举戈相向?”杨帆一连串的反问道。
  老道淡然地看着杨帆,道:“你是过惯了荣华富贵的日子,没有看到陕地百姓易子相食、吃土填腹的惨状,这样的王朝,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大明会好起来,措施会实施下去。这都需要时间。如果我能用这样的方式,让百姓富足安乐,那么有何必让他们再操戈送命?”杨帆看着卜算子的眼睛,道:“不要做惯了造反头子。让你做良民就不甘心了,您说对吧,传师?”
  “老道不明白你在说什么?”老道捻须的手指稍微紧了一分。
  杨帆静静地看着身边这个老道士,道:“您不明白。那就听我说吧。当初龙虎山走了一遭,是您挑的头,没错吧?后边万年寺中的局。若是猜得没错,也是您老布的局。卜算子。卜算子,算得真是神机妙算。”
  卜老道浊眼眯缝着。不说什么话。
  杨帆继续道:“或许你没算到的,可能是湖广那夜德阳道士会对我出手吧?那时候我便在想,为何传师会出手就我。还有后来在万年寺,以及洛阳城外,你出现的太频繁,便让我产生了怀疑。等到后来,消息传到我手上,龙虎山覆灭,我才明白,您老这一手逐个击破的确是达到了目的,而我只不过就是一颗你手下的棋子,没有错吧?”
  老道听完之后,点点头,捋须道:“这事情瞒不过你,迟早要告诉你的,明白也无所谓。老道是要成一国之师,将来载入史册之人,自然要一个另外的身份做一些不择手段的事。这些都不要紧,史册从来都是胜利者书写的,至于那些不干不净的手段也好,还是多惨的经历也罢,都能够改写。”
  春雨斜斜地飘进窗子来,落在未凝结的蜡油之上,发出轻轻地滋啦声。“难怪了。”
  “难怪什么?”
  杨帆轻笑道:“难怪您永远也不可能圆满,道心出现裂痕,境界又如何能更上一层楼呢?”两人都已经不再喝酒,你一言我一语,针尖对麦芒。
  “老道能不能破境,不劳你这后生操心了,贫道如今和你敞开天窗说了亮话,那就等着你的决定了。”
  杨帆笑道:“我若是拒绝呢?”
  “贫道就知道你不会答应。”卜老道捋须笑道。“老道不会动手,也懂得轻重缓急。辽东外掳在先,定当同仇敌忾,所以与其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不如先抵御外掳。”
  “呵。你是想说,这个渔翁,你来当是吧?”杨帆笑了笑。
  “可以这么说。你我师徒缘分已尽,今夜之后,你是你,我是我。不管是卜算子,还是传师,下一次见面,便是敌人。”
  杨帆听到这话,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是起义军稍微能够缓和下来,矛盾不至于那么冲突,对于辽东局势还是国力来说,都是一件好事情。杨帆相信一件事情,那就是日子好过了,大多数人谁想放着舒服日子不过,将头别在裤腰带上造反。土豆、金薯已经有了一定的基数,只要耕种下去,就可以有望大丰收。
  “原本我还犹豫,要不要答应皇帝的话,现在改变主意了,你我既然恩断义绝,那么就此分道扬镳。”杨帆的眼神变得犀利起来,他是犹豫过,但明白,一旦自己放弃了,那么林丹汗就不可能履行约定,甚至可能走投无路而去投靠建奴,那么辽东的局势便更加的恶化了。只有稳住局面,由他出面便能够更好的达成那场突袭。
  湖广、江南的农业也在恢复,只要假以时日,三年之后,就会缓解很多,到了那个时候,国力便会渐渐恢复。卜老道身影不再,灯火下,杨帆丢下银子,拿过一边的黄纸伞,缓缓步入雨中。
  过了小巷,杨帆看到王府灯火通明,便知晓,是宫里的人过来了,看来朱由检还是没有能熬过来,这个世界,慢慢地变得不再熟悉了,杨帆也不再能够预知到什么来,因为历史的轨迹改变了。(未完待续。)


第455章 一国之柱

  朱由检的驾崩,给人以措手不及的感觉,然而,就当还没让该反应的人反应过来,新皇登基,朝局变动,就在一夜之间完成了。
  细雨下,杨帆缓缓步入侯府,福伯正站在门口张望着,一看到杨帆回来了,便道:“侯爷,宫里边来人,等了有些时候了,您赶紧进去瞧瞧吧。”
  杨帆递过伞,道:“来了多少人?”
  “几个太监,还有几个侍卫吧,听开门的石头说,是来传圣旨的。”
  “恩,明白了。”杨帆匆匆往大堂内赶去。高潜在王府坐了许久,终于看到杨帆回来了,脸上的笑,也并不怎么多,毕竟朱由检驾崩,自己若是表现地太过欢喜,难免被人嚼舌根。
  “杨侯,深夜造访,也是迫不得已。圣上驾崩,二皇子登基,这遗诏和圣旨您还是接一下吧。”高潜从袖口拿出两卷黄稠。圣旨并不一定是黄的,根据等级、规格来划分,但若是黄的,必定就是最高等级了。
  高潜宣读完两代皇帝的圣旨,基本上后边那卷就是抄前边那卷的,敕封杨帆为护国公,授光禄大夫,进上柱国。若是放在前朝,这样三个封号,那真是无比的荣耀,而在大明朝,无论护国公、光禄大夫还是上柱国,那都是虚衔,换句话说,朱由检给杨帆带上了一顶无可挑剔的冕冠,就差将皇冠摁在他头上了,然而就是不给他一个朝政位置,意思就是很明确,杨帆要改革。要干涉朝政,还是得让新登基的皇帝来下旨。
  朱由检对于杨帆还是留了一手的。这一手,对杨帆。对新登基的小皇帝都是有益的。等到小皇帝有独立的政治能力时候,也不会因为杨帆把持朝政而棘手,因为只要小皇帝不听杨帆的话,那么这个上柱国就等于形同虚设。
  但是如此的一个六七岁的小皇子,又能有多少主见?朱由检挑选周延儒、杨帆以及洪承畴选择辅国大臣,也是很有远见,杨帆的远见、周延儒的正统儒学、洪承畴的统兵,三者各司其职,却又互相牵制。然而周延儒和洪承畴仅仅多了辅国大臣的名号。只有杨帆,加官进爵。护国公,这是何等的荣耀?
  “杨国公,接旨吧。这宫里还有很多事情料理呢。先皇驾崩,宫里很多事情料理,就不在国公府逗留了。”高潜传完旨,便离去了。
  没过多久,徐骥便赶到国公府上来了。国丧三日,常朝也取消了。徐骥的脸色显然很难看,还没等通报引见,便直接跨入了堂上,指着杨帆。气得嘴唇都发青了,道:“你……你知道昨夜死了……死了多少人?呵,你赢了。对!你赢了!”
  “时尚书、韩尚书、张御史……这些人虽然对你恨之入骨,但是都是忠心耿耿之臣。对大明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因为他们违背你的理念。就得去死吗?啊?就得去死吗?你告诉我!”
  徐骥在那昏暗的皇极殿内,度过了他半辈子最恐怖,也是最胆寒的一晚上。他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有这么多大臣被赐死殉国。杨帆也听高潜说了夜里的大清洗,很明显朱由检想通过这手段来告诉自己,道路已经替自己清理完毕,大明靠着他来重兴了。
  杨帆静静地听着。他明白自己的老岳丈今夜是受了刺激,才来这边发泄一通。
  “岳丈大人,今日是公事还是私事?”
  “公事!老夫有心思管你的私事?”徐骥胡须上撅,眼色带些血丝,“今夜,昭告天下,那是自杀殉国,然而清楚的都知道,那是清洗!清洗!你如今贵为上柱国、护国公,然而明眼人都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