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兵甲三国 >

第252章

兵甲三国-第252章

小说: 兵甲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时间,战鼓声冲天而起,号角声连绵不绝,喊杀声崩塌了云霄,双方数万兵马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然而这终究不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斗。

    咻咻咻~

    公孙军骑兵尚未靠近,便已射出一轮密集的箭雨,只射得曹军前军人仰马翻,惨叫连天,紧接着上万铁骑,滚滚撞入曹军步卒方阵,如同无数的坦克撞入集市之中的人群一般,只听得骨肉碎裂声和哀嚎声四起,无数的曹军将士被撞得飞了起来,迅速溃乱,不成阵列。

    普通步卒以血肉之躯迎战白马义从和墨云骑这样的天下精骑,无异于螳臂挡车,根本就不在一个等级阶,只有被碾压的份。

    不过徐晃和李典两人的任务,只是阻挡和延缓公孙军前进的脚步,为身后的曹军主力兵马渡河赢得时间而已,所以明知不敌,徐晃和李典两人依旧在大声呼喝,指挥麾下兵马拼力死战。

    乱军之中的公孙白勃然大怒,嘶声吼道:“缴械不杀,挡我者死!”(未完待续。)

第392章 横扫兖州

    公孙白一夹马腹,便如一道火红的流光射出。

    红色的闪电,呼啸而出,斜拖的长戟,发出撕破空气的猎猎锐响。

    迎面而至的李典,眼见公孙白单枪匹马的冲杀过来,眼眸立时闪过一丝浓浓的战意。

    虽然军中传言公孙白曾击败许褚和典韦的合击,但李典一直是半信半疑,此刻正是狭路相逢,李典不及多想,暴喝一声,手中一柄长刀挟着滚滚之力,当头向着公孙白劈至。

    “李典,统率87,武力82,智力81,政治72,健康值92,对曹操忠诚度96。”

    李典也算是不亚于五子良将的名将了,只是忠诚度太高,不能得之,那就只能毁灭之!

    两马相交,只在瞬息之间。

    寒光涌动,但见公孙白猿臂一动,尚未看清他如何出招时,那背拖在马后的战戟,已然斜向半空。

    戟刃处,温热的鲜血在滴落。

    李典高举的刀还在半空,根本来不及落下,他双目斗睁,仿佛看到了这世上最可怖,最不可思议之事。

    然后,他的上半截身体便从马上滑落,跌落在泥泞的野地上。

    一招毙敌。

    公孙白长戟一收,脸中流露出几分惋惜。

    那铁塔般的巍巍之躯屹立在乱军之前,戟刃处,鲜血流淌不息,但凡观之的士卒,无不为公孙白的威势所慑,不敢正视相视。

    就在此时,只听公孙白不远处,赵云一声爆喝,如同虎啸龙吟一般。

    曹营名将徐晃在乱军之中被赵云盯上,一番苦战之后,被赵云一枪刺中臂膀,险些跌落于马下,惊得徐晃打马就跑。

    主将一死一伤,帅旗倒卷,群龙无首,两万多曹军哗然大乱,再无战心,前有数万敌军追杀,后有己方渡河大军堵路,众曹军纷纷顺着河岸往两旁的上下游方向逃散而去。

    放眼望去,眼前到处是溃散的曹军士兵,生怕爹娘少生了两条腿。

    “缴械不杀!”

    “缴械不杀!”

    “缴械不杀!”

    随着公孙军如同大海呼啸一般的呼喝声,那些来不及奔逃的曹军士卒纷纷扔下兵器,高举双手,跪地投降。

    公孙白率着上万铁骑,打马从降卒面前呼啸而过,直奔河滩而去。

    ……

    无数的火船几乎将整个濮水江面覆盖,这般燃火而起,远远望之,仿佛一面巨大的火网,横亘濮水两岸,借着顺流之势,徐徐的向着下游的浮桥平铺移去。

    烈焰渐渐而起,不多时间,前方水域一线已是焰火大作,那一团团的火舌更是迅速的向着浮桥逼近。

    火船一艘接一艘的扑了过来,无可阻挡,此时的曹军唯有争取时间,早点跨桥奔往对岸而去。

    等到曹操率着一万多名骑兵飞奔过河,前头刚刚奔到到岸之时,那火船已然轰然靠近,热浪逼人。

    不一会,那一排排的燃着熊熊烈火的战船,挟着顺流的冲势,轰轰的撞入浮桥之上,只顷刻间就将连成浮桥的战船点燃,紧接着,火势顺着风势,四处蔓延而去。

    火光之中,一阵人喊马嘶,终于所有骑兵全部渡过对岸。

    然而此时,浮桥之上的大火越来越大了,浮桥之上的步卒你推我挤,被挤落水者不计其数。

    等到公孙军骑兵杀奔河滩之时,曹军渡河者不到两万人,而且浮桥上的烈火越来越猛,已然烧了大半河面,使得许多士兵为了避免被烧,拼命的往另外一边推挤,使得落水者越来越多。

    气势汹汹而来的公孙白,望着面前这一切,知道曹操已然逃脱,正如他娘的电视剧里一般,反派boss总是不会那么容易死的,因为千军万马可以死,**oss必须是第一保护对象。

    他微微的叹了一口气,伸戟一拦,身后的千军万马立即缓缓的停了下来。

    ……

    浮桥之上,无数的曹军士兵依旧互相推挤着往前逃窜而去,不少人被推落于水,掉到下游方向的还好些,至少一时半刻淹不死,掉到火船这一边的便只能葬身于火海之中了。

    而拥挤在岸边的将士也是个个心急如焚,拼命的推着前面的士兵,想要奔上那尚未烧断的浮桥,期间被踩死踩伤者无数。

    就在此时,一阵排山倒海般的呼啸自背后传来,巨大的声浪已然掩盖住了哭喊声、惨叫声和落水声。

    “缴械不杀,汉人一家!”

    “缴械不杀,汉人一家!”

    “缴械不杀,汉人一家!”

    这一刹那,很多人纷纷懵住了,不过他们之中不少人很快就反应过来了,如梦初醒。

    “他娘的挤什么挤啊,跟魏公还能混个好日子,都他娘的有病往火里冲啊?”

    “挤你老母啊,老子要投降魏公,别挡老子,不然******娘的。”

    正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原本向前推挤的曹军后军,纷纷调转身来,扔下兵器,回头奔向公孙军,举手投降。

    不一会后军全部退散,紧接着回退之势又蔓延到前军,直到河边只剩下一两千人尚未明白过来怎么回事,但是眼见后面的军马全部往后退去,又望了望前面的烧得越来越猛的火海,也跟着往后逃奔而去。

    直到后来,刚刚踏上桥面的曹军士卒,也纷纷退了回来,只有那些挤在河中间的曹军士兵左右为难,终究是有的人回头撤回,有的继续向前狂奔,分道扬镳。

    太阳逐渐冉冉升起,金色的光芒照在濮水河上,泛起一层层金色的波纹。

    濮水河面上,那长达百米宽的浮桥彻底被烧断,河面上到处是烧毁的残船、焦黑的船板,还有曹军士兵的尸体和衣甲。

    下游方向,又有不少船只忙的不亦乐乎,正在打捞落水的曹军。

    这一战,曹操的八万士兵,逃往对岸者两万多人,跟随徐晃逃往下游者不到一万人马,逃散未归队者万余人,其余将近四万多人全部做了公孙军的俘虏。

    这场生死大战,虽然刚愎自用的公孙白,犯下了致命的大错,但是依靠麾下将士的拼死力救,终于逆转战局,反败为胜,重挫曹操。

    ****************

    濮水之战后,曹操带着连同贾诩和于禁的残部一共五万多人马,狼狈而逃。

    如同惊弓之鸟的曹操,逃出兖州东郡,一直退到定陶城才停了下来。这一战使得曹操元气大伤,自知已无力在兖州与公孙白争雄,为了避免各地兵马被公孙白各个击破,当即收拢兵马,全面退往兖州的南部陈留郡,扼守在浚水南岸一线,防止公孙白率军突入豫州,进攻许都。

    而此时的公孙白将濮水之战和官渡之战两战俘虏的士兵约十二万人,予以整编,最后遣散两万老弱病残,余者全部收编为安济军。

    自“天下太平”的太平军,“为君解忧”的解忧军,公孙白麾下又多了一面大旗——“安济苍生”,安济军。

    “天下太平”、“为君解忧”、“安济苍生”,公孙白这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枭雄,作秀水平很显然在这个时代脱颖而出,非曹操、刘备和孙策之流可比,三个旗号装了一个非常漂亮的逼,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几乎是碾压“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

    十万安济军,归高顺所统率,臧霸为副。

    “高顺,统率90,武力86,智力68,政治48,健康值93,对公孙白忠诚度98。”

    西山之战,高顺破釜沉舟,身先士卒,誓死血战,硬生生的凭借三万军马,击溃了贾诩和于禁这样华丽的谋臣名将之组合所带领的五万守军,再加上濮阳收臧霸。这场逆袭战之中,高顺这个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的名将,大放异彩,不但向公孙白展示了他的军事才能,更是展现了个人人格魅力,还有最为被公孙白所看中的忠诚度。

    所以在濮阳北山解围之后,公孙白便有了重用高顺的想法,安济军组建之后,公孙白便对高顺委以重任,而且将八百陷阵营士兵也从解忧军划归于安济军,作为高顺的亲信部队。

    而由于高顺在这一战中力挽狂澜、光彩夺目的表现,其他将领也无话可说。

    这样一来,公孙白的兵力达三十万人,而此消彼长之下,曹军的主力大军已然不过二十万出头。

    公孙军在兵力、战斗力、装备和经济实力,已全面压倒曹操。

    整顿兵马之后,公孙白立即开始了疯狂的反扑,一心要横扫整个兖州,然后兵锋直指许都,彻底击溃曹操。

    所谓趁热须打铁,对付曹操这样的枭雄,不亲手将他的头颅割下,他便随时会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不能给他任何喘息的机会。

    于是公孙白在济水南岸聚集二十五万兵马,兵分三路,横扫兖州中部和南部之地。

    左路由张郃率六万太平军,自封丘出发,一路进攻浚仪、开封、尉氏,直抵鄢陵,再威逼许都;

    右路由高顺率十万安济军,自济阳出发,攻袭兖州东部和南部诸郡,彻底占据兖州全境之地。

    中路由公孙白亲率八万解忧军,再加上白马义从、墨云骑和飞狼骑等三万铁骑,合计十一万马步精锐兵马,挥师自济阳一路南下,直逼浚水,攻袭曹军防线,对曹操发起正面进攻。

    三路大军,气势汹汹而来,势不可挡。

    由于兖州的东部和南部的曹军兵力极其空虚,每座城池中的守军多则不过三千人,少则只有五百,如何能抵挡高顺的十万安济军的进攻,倒成了安济军练兵的靶子。不过一个多月时间,便被横扫了济阴郡全境,刚刚杀入山阳郡,便有不少城池的守将闻风而献城投降。

    而张郃的太平军,则遇到了自河内南下的夏侯惇的阻击,但是夏侯惇所率的青州军只有不到五万人,根本就不是太平军的对手,双方在开封城附近展开了激烈的恶战,最终太平军凭借着优势的兵力和精良的装备,强行碾压了斗志昂扬的青州军,接着又占据开封城,兵锋直指尉氏城,威逼许都。

    而此时,公孙白的主力大军,已直抵浚水河北岸,与曹军相持。

    凭借着公孙白的系统优势,公孙军在浚水河面上布满了战船,封锁了浚水河面,屡屡利用战船的优势对浚水河对岸的曹军水寨发动袭扰,令曹军防不胜防,困苦不堪。

    就在曹操形势一片危急的情况下,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向兖州袭来,使得公孙白陷入两难的困境。

    兖州大旱!

    (对不起大家,欠上的章节周六和周日补吧……)(未完待续。)

第393章 乱世人命如草芥

    第393章乱世人命如草

    公元202年夏秋之际,兖州大旱,蝗灾成患,兖州中部和北部许多地方的禾苗都成了枯草,颗粒无收。

    这不是兖州第一次大旱,194年那场大旱更为恐怖和令人绝望。

    那场大旱让人记住了一个名字,那个人叫程昱,以人肉为脯的程昱。那场旱灾之后,兖州数百万人口减半,饿殍遍野。

    时隔八年之后,虽然经过近年来曹操的治理,这场旱灾的严重程度不及八年前令人绝望到极点,百姓易子而食求活,但是对于兖州的百姓来说,仍旧是一场浩大的灾难。

    数年来的治理和积蓄,全部被公孙氏和曹氏这场战斗一扫而空,百姓很少有余粮的,都靠着秋收来救命,如今旱灾和蝗灾并行,注定是难以熬过去了。

    四野之地,凡是可以吃的东西都吃了,野兔、鱼、鳖、虾、蟹、蛇、青蛙、田鼠……广阔的土地上,活着的东西,只剩下有毒的癞蛤蟆和长着翅膀的飞鸟了,再后来,连飞鸟也不能免于死在鸟网和弹弓之下。还有那漫山遍野的野菜,也早已被吃得精光,然而纵然是这样,还是开始陆陆续续有人在饿死。

    不少郡县已经开始开仓放粮赈济了。

    山阳郡,方与县,受灾最重的一个县之一。

    县衙门口,搭起一溜的粥棚,数只大得可以煮牛的铁釜架在柴火灶上冒着热气,无数的饥民排着队伍,衙役们不时的对着那些插队的饥民挥着马鞭呵斥着,负责分粥的衙役也在骂骂咧咧的。那粥是用长柄大木勺来分的,人口一勺,不论碗大碗小。香甜的粥喝得哧溜哧溜作响,不知有多少眼泪滴在碗里,几百条舌头不一会便将碗舔光,喝完一碗再排队,大釜里又倒进几麻袋碎粮和几大木桶水。

    纵然是将粥兑得很稀很稀,赈灾的粮食依旧是不够支撑多久的,粮仓里的大部分好粮已经被曹军席卷而空。

    在城郊,时而不时的可以见到倒毙在路旁的尸骸,那是没能坚持到县城内的饥民,但是谁也没有力气去掩埋他们,哪怕是至亲的亲人,因为掩埋尸体所消耗的那一点能量,也可能决定一个人的生死。

    只是方与县的境况,也是整个兖州的缩影。

    整个兖州告急,光靠各郡县的存粮和大户人家的赈济,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

    浚水河,北岸。

    十余万公孙军沿河扎营,营帐星罗棋布,布满了沿河一带十数里之地,一眼望不到边际,而对面的曹军也是如此,双方在浚水河两岸布置了双方五成以上的兵力。

    大旱使得河水的水面越来越低,最浅的地方只有两三米深了,在这样下去,不用一个月,恐怕公孙军的三万骑兵便能纵马涉水过河了,那么对面的曹军根本就无力阻挡公孙军铁骑的冲击,只能溃逃。

    形势对公孙军越来越有利,但是公孙白却要即将面对一场艰难的选择。

    兖州遍地饥荒,哀鸿遍野,要想止住这场大灾所带来的影响,唯有将北地四州之粮全部调往兖州前来赈济灾民。

    冀州南部毗邻兖州,同样受灾严重,南北一均衡,冀州便只能自保。能援助兖州的粮草不多,并州和幽州乃苦寒之地,府库和百姓手中虽有余粮,但是也不是很多,真正粮草丰裕的只有辽东。

    然而要接济的百姓却有一百万之多,而且最少要接济三四个月以上,直到公孙白将黄河以北之地盛产的土豆在兖州种植一波至成熟之后,或许才可稍稍缓解饥荒之势。兖州有饥民一百多万,每日要消耗一百多万斤粮食,三个多月就是一亿多斤粮食,这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恐怕只能倾北地数州之力才能达到。

    一边要赈济灾民,一面要举兵南下征剿曹操,三十万的大军,人吃马嚼的,每天消耗的粮草也是惊人的,不下于百余万兖州百姓所消耗的粮食,而且战争再顺利,也不是十天半个月所能结束的。像曹操这样的枭雄,没个几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