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斗鸾 >

第134章

斗鸾-第134章

小说: 斗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翰之微微一笑,接过篮子抱住:“多谢。”顿了顿,“那么……多保重了,替我向姨祖父与表叔、表婶们告罪。”

    这是真的要告别了吧?明鸾暗暗叹了口气,嘴角弯了弯:“我知道了,再见,多保重。”

    朱翰之再深深看了她一眼,方才抱着那篮子,带着两名随从快步往山下走去。

    明鸾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山林中,便闭了闭眼睛,长长地吁了一口气。从现在开始,章家又要准备作战了

    章寂父子三人对朱翰之的忽然离去觉得很是意外,听明鸾说了原委,都严肃起来。章寂心里虽然不愿意,但为了保全家人,保全远在辽东的长子,也勉强答应了做一场戏,只是他不希望直接将罪名归到燕王头上,因为燕王此番反正,是寄托了无数人的希望,即使李家行事不慎致使计划泄露,他也不愿意供出燕王,使得章家成为朝廷问罪燕王的证人之一。因此众人决定稍稍改变一下说辞,只说燕王欣赏章敬,有意提拔,听说章敬深为流放岭南的家人担忧,便特地派了人过来探望章家人,捎上些药物、金银,安抚几句,再请他们写封信向章敬报平安,章寂担心这么做会被朝廷怀疑他们结党,就婉拒了,还把药物、金银都退了回去,燕王府派来的人觉得他们有些不识好歹,很不高兴地离开了,云云。

    四人商量好了说辞,又叫了陈氏进来合口供,章放又决定找机会向百户所里几个性情直白又大嘴巴的士兵透露一下这件事,好让他们做个人证,再把几个月前章敬托茂升元的人捎来的家信稍作改动,仔细放好了以备万一,只等锦衣卫来人了。

    然而,这些做法也不知道是否能打消锦衣卫的疑虑,明鸾心里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小声向章寂提议:“祖父,咱们要不要准备一下,万一有事,就逃到山里去躲起来,或是逃到外地避开?”

    章寂一怔,若有所思:“哪里能找到躲避之处?”

    “德庆乃是瑶民聚居之处,他们从前都是住在大山里头,官府一般都要费好大功夫才能找到他们。我想向瑶寨那边打听一下,若有万一,也好找个隐密之处躲藏。”

    章放忙道:“这样也好,万一真的出事……”章敞却插嘴问:“那能躲到几时?既是瑶民弃了的地方,想必也好不到哪里去,官府也未必不知其所在。”

    明鸾说:“只要躲上一阵子就好了,燕王正要动手呢,等到他们失败了,我们就能出来了。而且这样也有一个好处,万一朝廷发现大伯父是燕王的人,要抓我们问罪,我们也可以逃过去。”

    章敞不出声了,章寂便道:“先悄悄打听着,只是需得保密,别走漏了风声。”明鸾郑重点头应下。

    陈氏见事情都议得差不多了,便问:“天色不早了,咱们先吃饭吧?明儿还要进城一趟,跟马贵套好说辞呢。”

    明鸾这才发现外头天都快黑了,忙笑说:“差一点忘了时间,母亲,我这就做饭去”向祖父等人辞了出来,去了厨房,周姨娘已经把饭做得差不多了,正炒菜呢,抬袖抹了把汗道:“三姑娘,这里有我呢,你去把碗筷摆摆就行了。二姑娘方才回来后,就一直闷在屋里,也不知是怎么了,你不如过去瞧瞧?”

    明鸾应了,在院中摆好桌椅碗筷,就走到房间门口探看,果然见玉翟坐在床头,板着脸不知在想什么,也不点灯,便笑问:“什么时候回来的?二姐姐这是在生气?谁惹着你了?”

    玉翟见是她,顿时打开了话匣子:“别提了三妹妹,今天好不晦气我居然遇上了沈家那死丫头”

    明鸾有些意外,玉翟一向很注重言行,虽然讨厌沈昭容,但还真没这般骂过对方,忙问:“她做什么了?你今天不是去柳家了吗?她也进了城?”

    “不但进了城,还是跟着我去了柳家”

    原来今日玉翟偶然遇上沈昭容,没理睬她就上车进城去了,才到了柳家门口,叫了门,杜氏与沈昭容母女俩就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人家柳家的婆子见了还以为她们是一起来的,玉翟本要解释,杜氏居然抢先声称是章家的亲戚,今日是护送玉翟过来的。玉翟本就觉得自己独自上门有些不好意思,更担心在柳家人面前驳斥亲戚,会显得自己刻薄无礼,只得强忍住气,由得那婆子领着她们三人到了柳太太跟前。

    柳太太大概已经听说了章放升官之事,对玉翟客气了许多,先是恭喜了她一番,又表示不好再劳烦她给自家做针线,叫她得了空多来家里玩,跟自家女儿交交朋友。玉翟见不用自己开口,事情就得到了解决,心里还很高兴呢,主动开口安慰对方,说柳姑娘只是年纪小贪玩些,等大了自然就懂事了之类的。

    不料杜氏忽然插嘴说起了女孩儿的教养很重要,不能等闲视之,然后拿出自己培养女儿的经验给柳太太介绍了一番,引得柳太太连连提问,看了看沈昭容,问了些问题,便忍不住称赞,倒把玉翟冷在一旁。等到玉翟坐了一个时辰,觉得无趣了要告辞时,柳太太已经试完了沈昭容的针线与诗书,正打算让人传了茶点来,要看后者的饮食仪态呢。

    玉翟对此忿忿不平:“真真是岂有此理那死丫头会的东西,我也会,还做得跟她一样好凭什么柳太太眼里只看见她,倒把我丢在一边了?沈家人的脸皮也真厚,这分明是在王婆卖瓜呢”

    明鸾听得眉头直皱:“他们这是要干什么?”(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手机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十五章 伴当

    收费章节(16点)

    第十五章 伴当

    柳太太之前对玉翟关注,是因为觉得玉翟教养礼仪好,想让她给自己的女儿做伴当,这是一个介乎伴读与丫环之间的角色,需要在柳家长住,表面上是与柳姑娘为友,实际上地位要低许多。相传柳姑娘性情顽劣又娇纵任性,给她作伴可不是什么好差事。

    现在玉翟有了个升作百户的父亲,身份地位不比柳姑娘低,柳太太自然不可能再寻她充当这等角色了,另找人选也是人之常情,但沈家这般积极送上门又是怎么回事?难道他们打算让沈昭容去给柳姑娘做伴当?他们一向自视甚高,处处以皇亲国戚自居,将沈昭容视作未来国母,如今倒愿意做这种事了,不会是因为太孙出事,他们自知无望,就破罐破摔了吧?

    明鸾回想起白天时沈儒平甩狠话的样子,又觉得不象。他们要是愿意放下身段,也就不会当着朱翰之的面耍狠了,更不会对章家人毫不客气。在他们不知道太孙平安的情况下,朱翰之也许会决定他们的未来,但在眼下,朱翰之对他们还没有直接的影响力,可是章家却不同,一直以来若不是有章家在背后支撑,沈家早就死绝了,他们想要在德庆过得好些,绝对离不开章家的助力,除非他们能找到另一个靠山……

    明鸾忽然警觉起来:“沈家人是打算攀上柳太太吗?如果沈昭容给柳姑娘做了伴当,柳太太会不会因此而厚待沈家?”虽然她自信柳同知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就跟章家交恶,但一想到沈家有可能借柳家的势打个翻身仗,她就觉得好象吞了个苍蝇一般恶心。

    “不能吧?”玉翟倒是有些迟疑,“这怎么可能?不过是个伴当罢了,况且沈昭容能不能做好还未可知。”她顿了顿,探头瞧瞧外间,凑近了明鸾降低声量道,“三妹妹,我告诉你一件事儿,今日进柳家时,我在后宅遇见一对母女刚刚从柳太太那里出来,瞧着打扮也挺体面的,领路的婆子说是城里一个秀才的妻女,那女儿有十四岁了,前些日子给柳姑娘做了几天伴当,就被赶回家去了,她母亲带着她哭哭啼啼地上门赔罪,柳太太连个好脸色都没给。婆子们面上客气,背地里都瞧不起她们,我听一个相熟的婆子口风,似乎是那秀才的女儿在柳家时,曾遇见过柳公子,还说了些不大得体的话……”

    明鸾张大了嘴,也凑近了小声问:“她怎么个不得体法了?难道……她****了柳璋吗?”

    玉翟两颊一红,瞪她道:“什么****不****的?你一个小女孩儿从哪里知道这些话的?”

    明鸾哂道:“二姐姐,你就别装纯洁了,咱们又不是在深宅大院里没见过世面的千金小姐,成天跟村里人混在一起,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啦,我就不信你不知道这些话”

    玉翟脸更红了,嗔了明鸾一记,小声嘱咐:“在人前可不许这样。”方才继续道,“她做了什么我不知道,但这种情形不是头一回了,如今德庆城中想将女儿嫁给柳公子的人家不知有多少,柳家对此倒是兴趣缺缺,一直不理会上门的媒人。就因为连着寻了两个读书人家出身的女儿都是这般,柳太太才会坚持要找我的。如今沈家人毛遂自荐,别的倒罢了,若她们口口声声说自己是书香门第,只怕柳太太未必喜欢呢”

    明鸾想了想那个情形,不由得偷笑:“那才好呢,让她们以为这真是个肥差。”但也有些担心:“沈昭容最会装模作样了,我母亲从前也说过她礼仪风度比咱们姐妹强,差不多可以跟大姐姐比,说不定柳太太真会看中她。我倒不怕她做上伴当,就怕沈家人拉下这个脸,是有别的盘算。”自家还在为即将到来的锦衣卫担忧不已,沈家人却在背地里搞小动作,真叫人不爽。

    玉翟不以为然地道:“他们能有什么盘算?若是有本事的,早就出头了,也不至于到现在还要靠大伯娘暗地里周济。”说到这里,她欲言又止,只是看看门外,再看看明鸾,又闭了嘴。

    明鸾看出她有话想说:“你要说什么?只管跟我讲,我不告诉人就是了。”

    玉翟抿嘴笑着摇头:“非礼勿言。那些话我原不该说的。你也别问了。”

    明鸾撇撇嘴:“一定是大伯娘的坏话。”

    玉翟脸一红,嗔着推了明鸾一把:“别说了,咱们帮着开饭去吧。横竖如今我也推了柳家的活计,日后不必再为此烦恼了。柳太太连遇上两个女儿的伴当都对柳公子失礼,即便沈昭容真的进了柳家,也未必能得意。咱们且不必担心这个。”

    明鸾与玉翟姐妹俩都不觉得沈昭容能在柳家得到什么好处,但她们不知道的是,在玉翟离开了柳府后,杜氏与沈昭容又坐了很长时间。杜氏绞尽脑汁回忆从前做翰林家少奶奶时教导女儿的经验,还有太子妃教导侄女、外甥女们时说过的话,以及京中几个高门大户千金的传闻,把这些一一说给柳太太听,听得柳太太津津有味,问了又问,甚至还把女儿柳燕儿叫了来,让她一起听。

    柳燕儿起初觉着无聊,更觉得沈昭容一直端坐在侧,很是呆板,听说她有可能会成为自己的伴当,心里就不乐意,打算要恶作剧一把,吩咐丫头给杜氏与沈昭容添茶点时,送上放了大量盐的茶水与混进糖油酱醋难吃得要死的点心。结果杜氏当场就僵了脸,极其勉强才将茶水咽下,虽然没有失态,但谁都瞧出她喝的茶水有问题了,倒是沈昭容从头到尾都表现得十分优雅,还适时表现出对茶水清香的赞叹之意,又夸奖柳家点心做得好,美味地道,柳燕儿怀疑丫头没对她的点心做手脚,亲自尝了一口,立时就吐了出来,这才知道原来沈昭容一直在装呢。

    经此一事,柳太太就觉得那杜氏有些夸夸其谈,倒是沈昭容的礼仪真真好,对她的喜爱又添了几分,但听说她只是个军余的女儿,又有些犹豫了,觉得还是仔细考虑考虑再做决定。就在这时,柳璋回来了。

    柳璋刚从学里回来,就听门上说今日家中来了娇客,一打听,居然是熟悉的章家二姑娘,连忙回房换了衣裳梳洗一番,便来向母亲请安。他既有心要见章玉翟,自然不会听说有女客便回避,到了母亲跟前,还特地表现得比平时更为斯文优雅,结果一抬头,哪里有章玉翟的影子?顿时失望了。柳太太问起他在学里的情形,他也是心不在焉的,直至柳燕儿跟他说起在座的两位是章家亲戚,章二姑娘已经告辞离开了,她表姐妹却留了下来,他方才留意到沈昭容。

    沈昭容跟着玉翟进来时,也曾遇到那对秀才的妻女,知道些许隐秘之事,明白要与柳姑娘交好,就绝不能表现出对柳璋的企图。因此,她虽然看见柳璋长得眉清目秀、斯文有礼,心跳立时加速,面上却表现得十分矜持,默默地行过礼,便退到一边,低着头,盯着自己的绣花鞋,仿佛完全对柳璋没兴趣,这让柳太太看了相当有好感,觉得她果然是大家闺秀出身,翰林家的小姐就算落魄了,也比秀才的女儿强一百倍。

    柳璋看着沈昭容端庄的模样,便不由得想起了玉翟。玉翟当日在山上拐了脚,那般狼狈,也不忘仪态,莫非大家子的女儿都是这般?想他们柳家虽是姓柳,也住在信阳,却是几十年前才迁过去的,与风光的信阳柳氏原不是一支。他家连宗依附过去,但在信阳跟真正的柳氏子弟地位不可同日而语,托了同姓柳的福,父亲得进柳氏族学读书,挣得个进士功名,光宗耀祖,却已是家族的极限了。母亲出自小乡绅之家,读过两年书,识得几个字,但论风度见识却远远比不上信阳柳氏的女眷,便趁着走亲戚拜访之机,处处留意柳氏女眷的言行,极力模仿,也能学得六七分,在外很是有面子。但有些东西不是外人想学就能学到的,柳璋深知自家母亲妹妹的不足之处,对玉翟这样真正出自大家的姑娘便很是另眼相看。

    柳璋走了神,视线却一直无意识地停留在沈昭容身上,沈昭容只当他是在看自己,脸越来越红,好不容易才维持住端庄冷静的形象,心却跳得飞快,想起自幼相熟的太孙,虽也称得上是彬彬有礼,但相貌却不如柳璋俊秀,也从不会象柳璋这般一直盯着自己看,似乎一见倾心。她的心在发热,觉得母亲的想法也有些道理,而且很有机会成事。

    柳太太留意到儿子在盯着沈昭容看,心中有些不悦。虽然沈昭容确实长得不错,称得上是美人,风度礼仪都极好,教养也佳,但眼下只是个军余的女儿,给女儿做伴当倒罢了,却远远配不上儿子,连给儿子做妾的资格都没有,如今瞧着沈昭容还算知礼,但万一儿子生出了不该有的心思,那可怎么办?她重重地咳了一声,怪怪地看了沈昭容与杜氏一眼,便开口打发儿子走人:“你在学里累了一天,早些回去歇着吧。”

    柳璋醒过神来,笑着应了,还道:“父亲昨儿说好了今日要问儿子的功课,儿子回去温习温习,也免得一会儿出丑。”

    柳太太最高兴见到儿子好学,心情又好起来:“去吧,晚上我叫厨房给你做你爱吃的菜。”柳燕儿不依:“娘,让哥哥多陪我玩一会儿吧?”柳太太瞪她一眼:“你当你哥哥都象你似的,一天到晚只知道玩?今年春天你哥哥成了秀才,秋天大比就要下场,时间本就不多了,哪里还有功夫陪你玩?”

    柳燕儿不乐意了,眼看着就要闹起来,沈昭容忽然开口微笑道:“柳姑娘,你哥哥是读书人,一心苦读,能陪你玩什么?只怕对于你喜欢的玩意儿压根儿就不知道呢,玩起来也没意思,倒不如让他回去用功。等你哥哥考中了举人,你就是举人的妹妹了,说出去,人人都羡慕你呢。”

    柳燕儿嘴一撅:“举人的妹妹又怎么了?我爹还是官儿呢”

    沈昭容见这话不奏效,又抿嘴笑说:“举人的妹妹当然好了,乡试要在省城举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