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斗鸾 >

第135章

斗鸾-第135章

小说: 斗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昭容见这话不奏效,又抿嘴笑说:“举人的妹妹当然好了,乡试要在省城举行,那里可比德庆城要热闹有趣多了。若你哥哥中了举人,明年就可以去京城参加会试,京城的风光又与省城不同……”

    这话听得柳燕儿心动不已,转头去缠母亲:“娘,秋天我陪哥哥一起去省城好不好?明年再陪他去京城,我一定会乖乖的,你就让我去玩吧”

    柳太太从来没想过让女儿去省城或京城,但沈昭容话里暗示她儿子科举顺利,倒也颇为顺耳,便哄女儿道:“你若是听话,不再任性胡闹,我就替你去跟你爹说。但如果你又调皮,缠着你哥哥不让他好生读书,这话就休要再提”

    柳燕儿立时应了,破天荒地主动赶哥哥去读书,柳璋哭笑不得,倒多瞧了沈昭容一眼,只觉得章玉翟的表妹挺会说话的。

    柳璋走了,沈昭容心中有些怅然若失,但一看见柳太太望了过来,立时又打起精神全力应对,务求让对方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个货真价实的大家闺秀,有资格、有能力引导对方的女儿学好。幸运的是,方才她一番话说动了柳燕儿,让柳太太心中对她又有了些期待,便没有回绝,只让她回去等消息。

    两天后,章放升百户的文书下来了,江千户特地将他安排到身边,打算到了安南也把他当成是亲信之一。消息传出,许多人都说章放要走运了,柳同知回家后也在家人面前感叹,说章放不惧参战,真不愧是将门虎子,即使章家一时落魄,也起早能重新振作起来的,让妻子待章家人客气些,有些闲话他最近也听说了。

    柳太太知道这定是前些日子自己让章玉翟做针线等事传到了丈夫耳朵里,她虽有些不以为然,却也不是傻蛋,趁着中秋将近,章放又升了官,便打发人送了一份节礼过去,比往日丰厚了三成,不象是周济,倒有些地位相近的官员之间人情往来的意思了。章家人也回了差不多份量的礼,让她觉得章家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穷困,一点礼物实在达不到拉拢交好的效果,又想起沈家是章家亲戚,虽然派去打听沈家情形的婆子都说章沈两家有嫌隙,但看沈家母女能陪着章家女儿出门做客,想必两家情份还是有的,便派了人去通知沈昭容,命她带上行李搬进柳家,正式充当柳燕儿的伴当。

    杜氏与沈昭容在家中还盘算着几时再去柳家,想法子讨柳太太欢喜呢,忽然便等到了这么一份通知。来传话的婆子还嘱咐了一番柳姑娘平日的喜好与生活习惯,早起如何,吃饭时如何,晚上睡觉时如何,要沈昭容多注意些,别疏忽了,更不要触了他家小姐的霉头。沈昭容听得呆住了。

    难道柳家不是在给女儿找朋友,而是要她去做丫环么?(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手机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十六章 两难

    收费章节(12点)

    第十六章 两难

    现在摆在杜氏与沈昭容面前的是个两难的选择题。

    如果应柳太太召唤,前去给柳燕儿做伴当,就等于是自甘****,降了身份,更别说奢望与柳璋有什么结果了——谁都不会给儿子娶个曾经侍候过自家人的女子为妻,而且为了女儿闺誉着想,曾经在女儿身边待过的侍从,也不能与儿子有任何瓜葛,这是大户人家约定俗成的规矩。而对于沈家人而言,让曾经有希望成为一国之母的嫡女去给人做丫头,也太辱没祖宗了。万一事情传出去,就算日后沈家翻身,也没法给沈昭容寻个好人家。

    然而,如果拒绝了柳太太的要求,不用说立时便要得罪了她,从今往后,想要在德庆再寻个好差事就更难上加难了。传闻柳太太不如柳同知大度宽容,谁得罪了她,必会传得所有德庆官宦富贵人家都知晓,谁会为了一个小小军余的女儿得罪实权同知的太太?沈家如今已经跟章家翻了脸,又没了太孙这个倚仗,实在是没有底气。

    沈昭容委屈得不行,百思不得其解。自己当日表现得如此完美,又有个姑妈做过太子妃,那柳太太明明很欣赏她的,怎的几日不见就变了脸?她既是信阳柳氏的女眷,怎敢大喇喇地将她贬为仆从?莫非柳家是打算借此折辱悼仁太子与沈家,好向皇帝与冯家献媚?

    杜氏则在旁骂道:“定是章家人在背地里使坏我听说他家跟柳同知相识多年了,向有交情,定是那日章二丫头记恨我们抢了她风头,便让她老子在柳同知面前进谗言。”

    沈儒平不以为然地道:“章老2如今正风光,天天有人请他去吃酒,他哪里有这闲功夫?罢了,伴当而已,做就做,横竖又不是真的卖身与柳家,只当是陪孩子玩耍了。若是哄得柳家姑娘高兴,柳大人说不定会赏我个好差事呢。女儿啊,你别委屈,父亲的前程就在你身上了。”

    沈昭容眼圈又红了,伏在桌边小声抽泣。杜氏不服气地为女儿说话:“相公是不是糊涂了?我们女儿差一点就做了皇后,怎么能给个小官的女儿做侍从?那柳太太也不怕折了她一家人的寿况且我们本来是指望女儿能嫁给柳璋的,若是做了他妹妹的伴当,身份生生低了一等,哪里还有机会?”

    沈儒平仍旧不以为然:“你们算盘倒打得响,我却觉得是白日做梦。即便容儿不去做这个伴当,我也只是一介军余,哪怕是挣上了正军的名额,人家堂堂州同知,也不可能给儿子娶个军户家的女儿做正妻,更别说柳家哥儿已经是个秀才了。我看你们啊,还是趁早歇了这个心思,用心将柳家人哄好了,给我谋个好差使吧”

    “你就知道你的差使”杜氏哭道,“女儿已经到了出嫁的年纪,又出落得这般模样,不为她寻门好亲事,难不成要她去嫁贩夫走卒?那还不如叫她守一辈子活寡呢”

    正伏桌低泣的沈昭容身体忽然抖了一下。

    杜氏仍在那里继续哭道:“柳家算什么?我不过是见信阳柳氏还称得上是书香世宦之家,柳家儿子模样儿才学也过得去,瞧着象是有出息的,方愿意让女儿屈就。否则,就凭柳家那个区区州同的官位,还有他家儿子的秀才功名,我们愿意上门就已经是他家的福气了”

    沈儒平不耐烦了:“谁不知道这个?可如今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等我有了好差事,升上去了,你们也就不用再受这个委屈了。你没瞧见章家从前不也跟咱们一样?如今章老2升了百户,一家子就抖起来了,名下那几亩薄田还要雇人来种呢”

    杜氏还要再驳,沈昭容哭着劝她道:“母亲别说了,女儿知道您是心疼我。眼下柳太太已经发了话,若是直接回绝,就怕得罪了她。所谓县官不如现管,饶是我们家从前再风光,也只能忍气吞声。不过这伴当是不能做的,女儿去问问章家,看能不能托他们帮忙说项,让柳太太收回成命吧。”

    杜氏听得直摇头:“章家怎会愿意帮忙?”她瞥了丈夫一眼:“你父亲才跟他们闹了一场。”沈儒平脸色沉了下来:“你这是怨我了?”

    沈昭容忙道:“不试试怎么知道呢?我与章家姐妹倒还能说上两句话,兴许她们愿意帮忙。”

    章玉翟不愿意帮忙。她还说:“当**们硬是要跟着我进柳家,瞧着柳太太和气,便自己巴上去了,弄得我好不尴尬。谁不知道柳家正给女儿寻伴当呢?我好不容易才推了,你自己不知尊重,主动送上门,这会子后悔什么?”

    沈昭容还要再求,玉翟转身就走,再不理会她。沈昭容无法,只得又找上明鸾。明鸾道:“这有什么难的?你不愿意,直说就是。照你所言,她当日也没提过是给女儿找伴当,你以为是让你跟柳姑娘结交才拼命巴结的。现在既然看不上了,说不行就好了嘛,纠结什么?”

    沈昭容怎么可能不纠结?她可得罪不起柳太太,更别说她还有些别的小心思,想要继续讨好对方。她只能道:“我怕得罪了柳太太。”

    明鸾不以为然:“得罪就得罪了,柳大人为人正派,就算你得罪了他太太,他也不会因此给你一家穿小鞋的,不过就是挨柳太太几句抱怨而已。”

    沈昭容咬着唇不说话,明鸾没了耐性:“我还有事呢。”抬脚就走,沈昭容叫都叫不住。

    章家姐妹都不愿意伸出援手,沈昭容郁闷地回了家,柳太太又派了人来催了。沈儒平再劝了女儿一番。沈昭容犹豫了一晚上,把父母的话颠来覆去地想了无数遍,最后还是收拾行李去了柳家。

    章家姐妹听说这件事,已经是两天后了,都吃了一惊。玉翟问:“她不是不愿意么?”明鸾撇撇嘴:“要是真的不愿意,回绝就行了,真不明白她纠结什么,纠结半天,还不是一样要去?”

    玉翟一边用手指缠着发辫玩,一边若有所思:“她好象很怕会得罪柳太太……”

    “我也跟她说过了,得罪了柳太太,只会挨几句抱怨,不会连累她家里的,结果她还是怕。”

    玉翟抿抿唇:“她怕的不是连累家里吧?”

    明鸾没听清楚:“你说什么?”

    “没什么。”玉翟瞧见远处李绍光朝她们招手,忙低下头,“李公子好象在找你,我先回去了。”转身走了。

    明鸾这才看见李绍光,忙走过去笑道:“李少爷好,今儿怎么有空过来?”

    李绍光看着玉翟远去的背影,道:“我家老爷子明儿做寿,我特地跟学里请了三天假。”又问:“你姐姐怎么走了?我还找她有事呢。”

    明鸾知道李老爷子过寿的事,便道:“我姐姐向来不爱跟外人说话,你是知道的。你找她做什么呢?我替你捎话?”

    李绍光笑说:“我能有什么事?还不是为了别人来的。柳子玉要来给我们老爷子贺寿,听说前些日子你姐姐去了他家,他原不知道,就错过了,想趁这个机会给你姐姐赔个罪呢。”

    明鸾不解:“那次原是柳太太相请,我姐姐才去的,柳公子要上学,自然没机会见,这有什么好赔罪的?”

    李绍光眨眨眼:“这个么……他本人坚持要赔罪,我们做旁人的怎知道根底?你只管捎话回去,让你姐姐明日到我家来玩。你陪着一道来得了,我们家从南海请了戏班子,要唱三天戏呢”

    明鸾讶然:“南海?那可远了,怎么不在肇庆府请?”

    “肇庆的班子早就听腻了,老爷子今年六十大寿,家里人都有心要大办,听说南海这个班子不错,只是他家班主和台柱准备要回乡种地,人都要散了,各地都争着去请,我们家好不容易才请到呢。他家几个生丑都演得极好,管箫也佳,听说好些人都要跟着班主回湘中去,真真可惜。”

    明鸾心中一动,随口说了些闲话,就别了李绍光,回家去了。先是捎了话给玉翟,玉翟双颊绯红,强自道:“没有这个道理,我才不去”一扭头就回了房,却把一本《女训》倒转过来盯着看。

    明鸾心知她定是动心了,也不去拆穿她,径自去寻章放,把方才从李绍光处得到的消息告诉他,道:“您不是自想雇人做人证吗?与其只找一两个人,倒不如演上一场,让所有人都信以为真,给您作证。这个南海来的戏班子,人手不少,脸又生,唱完了戏就要走人,那些成名的生旦咱不敢找,不露脸的角色和乐师倒是可以考虑,尤其是打算洗手不干回乡种地的几个,应该乐意多挣点钱,说不定他们做惯了戏,还能演得象些呢。您觉得怎么样?”

    章放沉吟:“试试也无妨,待我寻个借口去找他们说说话。”

    事情自有章放施行,明鸾放了心,便继续忙活去了。她最近在悄悄收拾行囊,预备情况危急时跑路。她已经从盘月月那里打听到瑶民们曾经躲藏过的山洞,还有一些他们废弃的居所,甚至在暗地里画了地图,又探明了路线,又在盘算着要不要明日进城去寻崔柏泉,让他帮着留意新近入境的锦衣卫行踪。

    而章放则先寻父亲章寂征求了意见。两人都觉得方法可行,只是需得谨慎选择人手,万一找了嘴巴不严实的人,那就弄巧成拙了。趁着李家老爷子大寿,章家人也要去庆贺的,到时候正好留意戏班子的人。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他们也准备了第二种方案:不找人做戏,直接收买人作证。这个法子就危险在找本地人作伪证,证人本身会起疑心,万一走漏消息就麻烦了,但锦衣卫都是外来者,只要应付过眼前就行。

    章放一边思索着如何行事,一边走回自己的房间,才进门就瞧见宫氏在烧什么东西,不由得奇怪:“你在做什么?也不怕烧了屋子。”

    宫氏没听见他脚步声,吓了一跳,慌忙将正在烧的东西丢进一个瓦盆里,才转过身来。

    章放留意到那是一封信件,有些眼熟,他忽然有种不妙的预感,三步并作两步抢上前去,夺下信件,拍灭了火再看,果然就是召他参战的文书。他顿时火冒三丈:“你这是干什么?”(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手机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十七章 敌踪

    收费章节(16点)

    第十七章 敌踪

    章放仔细检查文书,见已经烧了一半,上头原本写有他名字与印着官印的地方都烧了,急得直跺脚:“你知不知道自己在烧什么东西?”

    宫氏大哭出声:“我知道,我当然知道了这是你的催命书,我烧了它,也好保住你的性命”

    章放几乎气绝:“什么催命书?我们家就指望着我这回去安南立下军功,好将全家人拉出困境呢这是我的前程,是我们章家的前程你把文书烧了,叫我还怎么去点卯?”

    宫氏呸了一声:“那些人都盼着荣华富贵,哪个把你的死活放在心上?你若在安南战死了,其他人或许能从此享福,只有我们母女孤儿寡母的无依无靠,到时候叫我们怎么办?”接着又哭道:“二爷,你别拿那些好听的话来哄我,打仗是多凶险的事,我一清二楚。从前还未出阁时,我娘家族里有个堂兄,素来最疼我,我每次受了委屈,都是他帮我出气的。因他读书不成,我父亲又说族中没几个出仕的,势力太单薄了,让我堂兄去北边军中打蒙古人,说好只要立了功就立时调他回京任职的,不料他刚到大同不到两个月,就在一次敌袭中丧了命。他家老母与妻女失了依仗,好不可怜。我们家出事前两年,我就听说他女儿因没有父亲,说不到好亲事,索性剪了头发做姑子了,他妻子一气之下病死,家里连丧葬费都拿不出来,因为他家,宫氏族中再无人敢入军中历练。二爷啊,若你有个万一,我那嫂嫂与侄女的遭遇不就应在我和二丫头身上了么?”

    章放听得又好气又好笑:“你这堂兄的事我听说过,原是他自己没本事,还差点拖了自己人的后腿,死于敌手也是他活该。我怎会跟他一样?再说了,他死后家人遭遇凄惨,还不是因为你们家行事刻薄么?明明是你父亲怂恿他去参军的,结果他一死,你父亲就对他家眷撒手不管,族人看在眼里,谁还敢为了你父亲的脸面去拼命?行了,世上有那么多打过仗的人,也没见个个都死了,有本事的自然会活着立功回来,你不信我就算了,别给我添乱。成日嫌我没本事,连累你受苦了,如今我要去拼前程,你又来拦着。”

    宫氏见他不为所动,又放软了语气,哭求道:“二爷,从前都是我不是,我知道错了,再不嫌你没出息了,你不要去打仗,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